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中國推進自然生態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項重要舉措。據廣東省林業局介紹,廣東持續創建南嶺國家公園,目前已完成創建階段工作任務,進入設立報批階段。
南嶺國家公園(擬設)規劃面積約1931.57平方公里,涉及廣東韶關和清遠2個市,整合了現有14處自然保護地。隨著南嶺國家公園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該區域的生態格局更加優化,生態系統更加完整,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不計其數的珍稀瀕危動植物在此生活生長,近年來這里還陸續發現新記錄物種。
眼下正是候鳥遷徙季。日前,南嶺國家公園(擬設)范圍內的廣東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監測到了白鷺遷徙的動態影像。這是南水湖今年發現最大的一群白鷺,數量約有500只。
近年來,南水湖不斷加大候鳥監測保護力度,劃定候鳥活動保護區域、加強巡護和違法舉報,開展入村入戶點對點宣傳活動,設立宣傳牌、懸掛橫幅等,為候鳥遷徙“保駕護航”。
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南水湖已成為有著“生態試紙”之稱的中華秋沙鴨每年遷徙的固定中轉站和停歇地。近日,兩只中華秋沙鴨被發現在南水湖水域上游弋。根據以往觀察經驗,預計將有更多的中華秋沙鴨在近期陸續到達。此前的2021年和2022年,南水湖每年監測到約50只中華秋沙鴨在此越冬。
鱷蜥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也是第四紀冰川后期殘留下來的孑遺物種,在進化生物學以及系統分類學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被譽為“爬行動物里的大熊貓”,而廣東南嶺是鱷蜥最主要的棲息地之一。
“鱷蜥曾一度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睆V東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保護區不斷加強對鱷蜥及其棲息的保護力度,鱷蜥野生種群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并持續開展人工繁育與放歸野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保護區鱷蜥野生種群數量約770只至875只,占全國野生種群的2/3左右。
日前,以廣東石門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模式產地的蜘蛛抱蛋屬新種——石門臺蜘蛛抱蛋發表見刊。這是繼石門臺白絲草、石門臺半蒴苣苔后,第三個以石門臺命名的植物新物種。
石門臺有著“南嶺綠色明珠”美譽。廣東石門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是造就石門臺生物多樣性極度豐富的重要原因,而南嶺山脈中段特殊氣候、地質地貌等自然環境的高度異質性,也令此地的動植物物種構成有別于鄰近地區,因而特有種、微特有種眾多。
從中華穿山甲、黃腹角雉、鱷蜥等珍稀動物,到廣東含笑、華南五針松等珍稀植物,南嶺山脈的各類野生種群數量持續上升。根據最新統計數據,目前,南嶺國家公園(擬設)共記錄分布有野生動植物5527種。其中,野生高等植物記錄分布有4748種,包括3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91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同時,野生脊椎動物記錄分布有779種,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2種和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01種。
廣東省自然保護地專家委員會專家黃金玲稱,南嶺國家公園(擬設)不僅是具有國際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也是中國山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在陸地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全球性的科學保護價值。
廣東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稱,自開展南嶺國家公園創建工作以來,廣東省林業局加強與相關單位合作交流,共同推進南嶺山脈生物多樣性協同保護,推動南嶺山地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對中華穿山甲、黃腹角雉、鱷蜥等珍稀物種的棲息地進行了重點保護。接下來,廣東將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實施,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力爭南嶺國家公園早日獲批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