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調節杏李的大小年和提高果實的品質,杏李樹在花量過大、坐果率過多、樹負載量過大時,要及時進行梳果、修剪。你看這個果子就需要梳掉。對林下的雜草要及時進行清除……”近日,天氣放晴,南陽市淅川縣滔河鄉萬畝杏李基地,一節特殊的技術指導課正在綠水青山間展開。
據了解,淅川縣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渠首所在地,既要保水質,又要促發展。近年來,該縣走出了一條以綠色產業為主導的生態富民路。滔河鄉位于丹江口水庫的西岸。作為水源地重點鄉鎮之一,該鄉立足自身光照充足、多山地,擁有優質山泉水等適合林果生長的自然優勢,發展8000余畝杏李、2000余畝核桃,目前,均已進入掛果期,林果銷售供不應求。
“我們以‘人人持證、技能河南’為抓手,聯合淅川縣信息工程學校舉辦農業技能大賽,結合前期開展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以賽促學、以賽精技,讓培訓技術走入田間地頭、真正服務于產業發展,為群眾增收致富開辟門路。”培訓現場,淅川縣滔河鄉黨委書記周其軍說。
活動中,學員精神飽滿、興致勃勃,學習理論、動手實踐,手持剪子等工具分工合作,有序進行剪枝、梳枝、清理雜草,展現了嫻熟的剪枝技術。
“通過參加培訓,我改變了觀念,學到了很多知識。我不但要把自己的果園管理好,還要帶動周邊的果農管理好果園,共同致富。”滔河鄉姬堰村果農姬彥青信心滿滿地說。
據了解,淅川縣通過推動專業技能培訓和技能大賽的舉辦,不斷激發廣大果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推進全縣勞務和產業發展規范化、品牌化、規模化,促進果品產業和勞務產業雙促進、雙提升,同時增強了廣大果農就業創業的能力,提升了淅川杏李、軟籽石榴等“淅有山川”品牌影響力,帶動淅川特色產業發展。
上一篇:河南省飛播造林任務超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