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開化縣以提高困難立地造林成效為切入點,深度挖掘造林空間,科學開展“四個一”綠化造林行動,即制定一個目標:3年消滅芒桿山2萬畝。創新一個模式:采取國資公司投資造林模式。組建一批團隊:組建1支縣級專業造林先鋒隊和15支鄉鎮造林專業隊。延續一項行動:連續42年開展“植樹拜年”活動,三年累計完成困難地造林2.3萬畝,實現森林覆蓋率多年全省領先、保持持續增長態勢。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抓責任。歷屆黨委政府始終把國土綠化作為優化環境、改善民生的一項重大工程來抓,高站位編制《林相改造和森林景觀建設總體規劃》《珍貴樹種發展規劃》等多個全域性綠化規劃,一盤棋謀好全域水系治理、城鄉綜合整治、全域旅游發展等規劃,有機結合“三改一拆”“四邊三化”“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全盤統籌,整體推進。以林長制為抓手,督促屬地鄉鎮落實科學綠化主體責任,深挖全縣造林困難地可造林、補植改造的潛力空間,科學制定各鄉鎮新增造林任務。針對困難地造林推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落實、工程化推進,對造林項目用地、用水、樹種草種選擇、技術措施等開展合理性評價機制。
??二是堅持科學綠化抓落實。用好省“森林資源一張圖”感知平臺造林落地上圖系統,提高造林地塊選擇的科學性、精準度和工作效率。結合林業重點建設項目,全域實施、全面建設覆蓋城鄉的森林生態系統;造林綠化設計由嚴格確定栽植位置向小地形適地適樹轉變,栽植林木近自然、隨地形而行,見縫插綠、因需施綠;造林用地由以林地為主向可綠化用地轉變,城鄉廢棄地、邊角地等可綠化用地已成為新的造林綠化戰場;造林樹種選擇由傾向高大名貴向優選鄉土樹種轉變,優先選擇楓香、木荷、苦櫧、甜櫧、浙江樟、千年桐等鄉土樹種,同時合理配置浙江楠、柏木、青岡等珍貴樹種。
??三是統籌各類要素抓保障。在苗木上,加強良種篩選和繁育,組織開展林草種質資源普查和林木良種、草種審定,加強重要鄉土樹種草種資源收集保護、開發利用和種苗繁育;在資金上,向上爭取木材戰略儲備林、國家造林、森林撫育、保障性苗圃、林業推廣等各類林業建設資金3639.3萬元,統籌地方財政資金670萬元,兩年累計投入資金5510萬元用于全縣困難地綠化造林,給予最可靠的資金保障;在制度上,建立責任落實和考核獎罰制度,建立健全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制,將國土綠化行動列入屬地鄉鎮年度綜合考核體系中,壓實屬地責任,形成各負其責、合力推進的良好局面,給予最嚴格的績效考核。
上一篇:上虞啟動“二都楊梅”文化旅游節
下一篇:天臺縣掀起油茶種植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