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融速甲棗芽紅茶系列產品,有效帶動了臨縣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也為棗農開拓了增收渠道。”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總工程師王弟在全國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山西茗玥茶葉有限公司調研時說。
“小棗葉托起大產業,綠葉子變成金葉子。”東方融速甲棗芽紅茶全產業鏈系列產品的創新研發和快速發展,是山西省維護生態安全發展林業產業的一個縮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林草資源既是生態之基,也是財富之源。”王弟說。
嚴守涉林涉草生態保護紅線
3月29日,在山西省河湖長制林長制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省總林長藍佛安強調,要把資源保護放在首位,嚴守涉林涉草生態保護紅線。著力抓好林草管理保護各項重點任務,推深做實林長制,大力推動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
4月,山西省啟動了為期8個月的打擊毀林毀草專項行動。
4月24日,山西省總林長簽發了1號省級總林長令——《關于嚴格保護森林草原資源安全的令》,要求各級林長樹牢底線意識和責任意識,堅決遏制重大林草資源案件、重大林草火災、重大有害生物災害發生。
近年來,山西省通過掛牌、督辦、約談等方式,推進破壞林草資源案件查處工作,實現了違法案件數量和違法面積“雙下降”,特別是2013年至2021年案件查處整改“清零”,存量問題得到有效消除。
但部分地區違法破壞林草資源問題仍有發生,特別是近期山西省幾起案件被國家林草局掛牌督辦,再次敲響了警鐘。
6月6日,山西省林草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俊志在專題新聞通氣會上說:“堅守不發生重大森林草原資源案件、重大森林草原火災、重大有害生物災害‘三個重大’底線,將聚焦林草生態安全,充分發揮林長制全局性、牽引性作用,從林長履職、督查考核等方面抓好貫徹落實。”
堅決守護好彌足珍貴的綠水青山
位于汾河水庫旁的婁煩縣下石家莊村,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目前,已建成300畝的汾河灣生態農莊、120畝的西梅采摘園、3個淡水魚塘……
村民張俊愛說:“自從家里辦起民宿,日子越過越紅火。到了旅游旺季,一個月至少收入四五千元。”
2022年,婁煩縣實施汾河上游林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完成荒山造林3萬畝、提檔升級造林工程6萬畝、通道綠化166公里、義務植樹4萬株。境內汾河水庫入庫水質達標率常年保持100%,出境斷面水質長期保持地表水二類標準以上。
自2020年起,太原市累計投資68億元,實施各類營造林107.99萬畝,森林質量提升42.48萬畝,通道綠化533.2公里,村莊綠化491個,受損棄置地生態修復1.13萬畝,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40項16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43%。
不僅如此,山西省林草系統圍繞“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啟動建設了98家國家森林康養試點,打造了33個森林體驗基地、養生基地、慢生活休閑體驗區……
眼下,山西省將生態保護利用與當前深入開展的主題教育結合起來,緊抓林草資源保護第一要務,以實際行動守護好彌足珍貴的綠水青山。
高位推動厚植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
去年,山西省超額完成年度營造林目標任務,人工造林350.1萬畝,位居全國第一,沿黃19縣率先實現基本綠化。
全省設置林長3.38萬名。省級林長引領五級林長聯動巡林,“一方案五制度”工作體系實現上下貫通,林長制工作納入省委、省政府年度督查、考核范圍,將林草資源保護作為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進一步提升林長抓林草資源保護的能力。
以本質安全為底線,嚴格做到防火防蟲。我省頒布永久性生態公益林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法規,推動2100多萬畝天然林得到休養生息,5800多萬畝永久性公益林得到立法保護。
2022年,成為山西省火災發生次數最少、資源受害率最低、12小時撲滅率最高的年份。完成林草有害生物防治285.99萬畝,美國白蛾和松材線蟲病繼續保持“零入侵”。
今年,山西省林草系統將進一步加大對違法破壞林草資源案件的督促指導力度。聚焦問題多發區域,對生態破壞嚴重、社會輿論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毀林毀草問題,以有力的舉措,既查案又查人,形成震懾違法違規行為的高壓態勢,全面提升省林草資源保護管理水平。
上一篇:中國林科院專家為仙居油茶精準施策
下一篇:打造康養文旅產業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