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自然資源廳印發《河北省“節地增效”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通過嚴控總量、盤活存量、加強監管,明確五項主要舉措,實現全省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年下降率不低于3.5%,閑置土地除司法查封、規劃管控、政策時效等原因外實現年度“動態清零”,使存量低效用地得到有效盤活利用,節約集約示范縣(市)示范引領作用明顯,全省城鄉用地結構持續優化,節約集約用地政策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土地資源利用綜合效益明顯提升。
一是嚴控新增建設用地總量,持續降低單位??GDP地耗。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把促進節約集約用地原則融入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實施、監督工作各個環節;提高計劃指標配置精準度;推動建設用地集約開發和高效利用;落實基礎設施項目選址選線和可行性研究階段建設用地控制標準,推進建立重大項目節地案例庫;強化前端預警防控,全面遏制新增違法用地。從嚴控制新增建設用地總量,提高建設用地使用效率。
二是嚴格落實“增存掛鉤”機制,全面盤活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堅持“以供為主、以用為先、供撤并舉、疏堵結合”原則,對轄區內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逐批次、逐地塊、逐項目進行全面梳理排查,分類施策推進消化利用。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完善征收程序,實行“凈地”出讓,落實動態巡查,以供地模式、服務模式、監管模式改革,促進土地及時開發利用,努力實現“交地即交證”“拿地即開工”。
三是強化內涵挖潛利用,深入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各地結合實際,全面優化完善低效用地認定標準,以“三調”成果為底圖,更新低效用地數據庫,加強專項規劃統籌引導。探索建立政府引導、市場參與、利益共享、規范運作的低效用地再開發政策措施,鼓勵市場主體和社會資本參與改造開發。市、縣自然資源部門主動協調相關部門,建立健全盤活低效用地倒逼機制,依法依規推進盤活利用。
四是堅持典型示范引領,推動集約高效用地。積極探索自然資源節約集約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推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機制和制度經驗。鼓勵通過資金技術換空間、地下換地上、地下空間復合利用等方式提高項目節約集約用地水平。高效開展開發區節約集約狀況專項評價,強化評價結果應用,突出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
五是加強項目履約監管,著力提升建設用地使用效益。重點對開竣工、閑置土地等情況全面開展土地利用動態巡查,確保建設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結合省級以上開發區推行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加強項目投入產出效益監管,對未達到投入產出要求的,嚴格按照合同和“標準地”履約監管協議約定追究違約責任,推進土地利用質量效益全面提升。
上一篇:2023年全國林草科技活動周啟動
下一篇:山東濟南林長制推動綠色產業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