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吉林省通化縣緊緊圍繞資源產業優勢,以龍頭企業、產業基地為依托,由縣級分管領導牽頭,設立了國儲林產業等4個產業鏈,積極推動林業產業發展。
加快推進紅松國儲林建設。上世紀50年代開始,三棚林場就在吉林省較早地開始實施紅松人工造林,現已形成了全國萬畝紅松母樹林基地,最高樹齡近70年。隨著紅松籽價格的不斷上漲,林農種植紅松的熱情持續高漲,紅松籽產業已成為通化縣一項重要林業收入來源。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將紅松果材兼用林建設項目列入全縣特色產業發展的核心重點,出臺《關于優化整合林地資源推進百萬畝紅松果材林建設的實施意見》。目前,全縣紅松林面積發展到57.7萬畝,年均紅松籽產量1500噸左右,產值9000余萬元。
培育壯大特色經濟林產業。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示范作用,帶動周邊特色林果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龍頭企業現已建成5200畝的藍莓種植基地,良種繁育400萬株,收儲量6000噸,產品深加工能力達4000噸,基本形成集藍莓種植、良種繁育、收儲、加工為一體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2022年,全縣新培育藍莓、核桃、大榛子等特色果林10267畝。目前,全縣特色經濟林面積24.7萬畝,年產值1.61億元。
穩步推進特色養殖業發展。依托龍頭企業,采取“企業+農戶”模式經營,基本形成以梅花鹿飼養、鹿產品加工銷售及技術咨詢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鏈。2022年末,全縣梅花鹿存欄量2141只。此外,林蛙等特色養殖也在穩步發展,2022年全縣特色養殖業實現產值4297萬元。
大力提升中藥材產業優勢。在人參產業示范園區、林下參示范基地引領下,中藥材種植、倉儲、深加工、品牌創建、營銷等產業鏈得到拓展延伸。2022年,新發展林下參、返魂草等長白山道地藥材8000多畝。為人參產業示范園、林下參產業爭取省級產業發展補助資金95萬元。目前,全縣中草藥材種植面積9.93萬畝,年產量1.44萬噸,年產值達16.66億元。
上一篇:陜西商洛:退去荒山換來“金山”
下一篇:南召舉辦共植“愛情紀念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