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融媒 > 地方傳真 >

五里坡保護區:農家小院里的萬物生長

發布時間:2023-03-26 07:31:38  來源:中國環境網

初春清晨,位于重慶市巫山縣的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云霧繚繞,聲聲鳥鳴打破山林的靜謐。待云霧稍散,“大地文心”生態文學作家采風團一行——丹增、葉梅、楊曉升、馮秋子、陳應松、徐迅、張楚、黃亮斌、冉冉、李元勝、張者、張遠倫、唐力、李燕燕、向林等來自全國和重慶的知名作家深入保護區內,探尋長江邊這塊“萬物生長”世界自然遺產地。


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占地352平方公里,與湖北神農架林區相接,素有“水的源頭、云的故鄉、植物的王國、動物的天堂”的美譽。但因神農架太過出名,五里坡“藏在深閨”不為人知。


直到2021年7月,重慶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過邊界微調程序,正式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湖北神農架”的組成部分,神農架遺產地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得到進一步延伸和補充,五里坡的神秘面紗也漸漸揭開。


QQ截圖20230326073338.jpg

2021年7月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湖北神農架”的組成部分。


“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地并非易事,政府、保護區、村民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五里坡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資源保護科科長張克太告訴采風團成員,10余年前,“無人區”里還設立著一個國有林場和2000多人口的廟堂鄉。隨著長江生態保護力度加大,國有林場后撤,林場職工由伐木種地轉為管護森林,廟堂鄉也實施整鄉生態搬遷。此后,其他鄉鎮散布在五里坡范圍內的山村漸次退出,這里逐漸成為人跡罕至的地方。


張克太在保護區工作了20余年,常年走在山林里密布的“羊腸小道”,人煙稀少的道路上,他時常在山道上看到野豬等動物留下的痕跡,山林里更有大靈貓、黑熊、金絲猴出沒。


“直面黑熊的時候都有三五次。”張克太說,黑熊是保護動物,見到人也很害怕,遇到過幾次后,黑熊有了警惕心,一旦有人出沒他們就會提前跑掉,消失在密林深處。


事實上,受益于秦嶺、大巴山和巫山山脈的屏障作用,許多珍稀動植物一直“隱居”于這片生態秘境中,五里坡也成為我國西南地區不可多得的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目前,已發現維管植物3001種、陸生脊椎動物447種,其中包括斑羚、林麝和金絲猴等珍稀瀕危或特有野生動物。


山高林密,層層薄霧讓五里坡如仙境一般,薄霧微散,如刀片的一樣的山峰矗立在眼前。


“大山困住了人,人也擾了青山,但限于歷史條件,無力破解困局。”五里坡里的當陽鄉鄉長李正軍向采風團成員介紹,多年前,借著扶貧搬遷和生態保護的東風,當陽鄉里河村200多位村民搬出了大山,人退“綠”進,村民生活改善,大山生態修復,實現雙贏。


“退耕還林的坡地讓人看到希望。”中國作協小說創委會委員,重慶作協副主席,一級作家張者走走停停,不斷欣賞著五里坡的美景:峽谷里林木郁郁蔥蔥,山澗中溪流水聲潺潺,他心中也相信村民的日子會因守護了青山而得到更好的回報。


QQ截圖20230326073449.jpg


張者的猜想也得到了李正軍的證實,近年來,當陽鄉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將生態變為發展的基礎,優化“動能”,深入挖掘環境優勢產能,大力推進生態旅游產業發展——如今已經建成了玉靈村倒鐘坪、中心坪,紅槽村石龍坪3個鄉村旅游點。倒鐘坪、中心坪還被重慶市文化旅游委、市農業農村委評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石龍坪被市農業農村委評為鄉村振興市級示范點。


“我們就近開起了農家樂,夏天涼爽,來避暑的游客數不勝數。”鴻運農家樂的老板笑不攏嘴,近年來,他們兩樓一底的農家樂不僅沒有因為疫情而減少收入,反正帶動了多家農戶共同致富。


鴻運農家樂還通過網購在院壩里種起了多肉植物,也從山里移栽了不少的本土植物。這也引起了詩人、博物旅行家、重慶市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委員李元勝的興趣,他四處探尋,終于在眾多植物中看到了巫山淫羊藿。


“這次唯一拍到有當地名字的野花。”李元勝很是興奮,還將拍攝的照片發到了采風團成員的微信群里,他心里更想著農家小院里尚且有萬物的蓬勃生長,那這片村民祖祖輩輩都守護的青山里到底還藏有多少的生態秘密呢?


責任編輯:蔡晨霞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