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鄉村、田園,融成了五府山的絕美卷軸;藍天、白云、歌聲、笑臉,映照出山里人的純樸真摯。陽春三月,走進素有“饒南仙子”之稱的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五府山鎮,抬頭見“畫”,入目皆“景”。這就是“醉臥五府不思歸”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該鎮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黨建領、生態美、產業興、人氣旺”為發展目標,全力探索“黨建+‘兩山’轉化”新模式,以“紅色”引領“綠色”,奏響了“黨建引領、政府搭臺、產業富民、生態賦能”的“兩山”轉化進行曲。
守住綠色生態,大山原始風味有了新的風情
堅持黨建引領,立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理念,共建共享推進秀美鄉村建設。整合各方面資金200余萬元,以金鐘山村為核心打造文化產業集散地,積極號召村民、黨員干部和企業家籌資籌勞推進秀美鄉村建設,捐款捐地達20余萬元,互聯互通、示范帶動、全面升級,將農、文、旅有機結合,著力打造現代化秀美鄉村新標桿,推動五府山實現鄉村振興全域發展,力爭塑造“黨建+生態+產業+人文”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投入1000余萬元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生活污水終端實現全覆蓋。投資2000余萬元修復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五府山分校,將人文歷史底蘊、自然生態與基底村落建筑風貌相結合,打造集展示、學習、培訓、旅游、研學、住宿于一體的多元文化教育棲地,重塑了一段崢嶸歲月的共大“工讀結合”故事。
發展綠色產業,農民創業增收有了新的途徑
“一桿翠竹富裕一方、一桌珍饈香飄萬家、一壺茗品名揚四海、一群中蜂飛向世界、一幅山水笑迎天下”。五府山人津津樂道的這幾句話,透出了這個小鎮的綠色產業。
大力創建鄉村振興農業特色品牌,以“生態綠”助推產業興,堅持“賣水、賣空氣、賣山貨、賣生活”的產業發展模式,發掘利用五府山優質礦泉水資源,利用30萬畝天然林實施碳匯交易,碳中和碳達峰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五府山鎮被列為全省碳中和交易試點鄉鎮;發展毛竹、筍制品、蜂蜜、高山茶葉、有機水稻等綠色產業,形成了集生態涵養、文化休閑、產業振興、健康養生于一體的群眾致富新渠道。
在五府山蓑衣嶺至范家坳一段峽谷,依托逸民蜂情合作社建設智慧蜂場,全年帶動群眾50余戶,新增中蜂3000余群,新建1座中蜂產品體驗館。依托農業龍頭企業江西玉霧茗農業有限公司,大力發展高山有機稻種植和有機茶葉,著力打造千畝有機稻核心種植基地。鼓勵農戶利用閑置房屋新建改建民宿,制定出臺了民宿扶持獎勵辦法,不斷激發本土民宿企業活力。目前全鎮登記在冊民宿70家,客房546間,2022年累計帶動2000余人實現家門口就業,帶動特色農產品銷售額500萬元,助力群眾增收400余萬元。
據悉,五府山鎮作為一個山區鎮,森林覆蓋率達90%,是一個被山水與人文浸潤的小鎮。之前,由于受交通條件的制約,豐富的旅游資源多年來只能“養在深閨人未識”。隨著全國最小的高鐵站——五府山高鐵站的建成通車,昔日的偏遠小鎮,逐漸成為都市游客“放緩節奏、靜享生活”的體驗地。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鄉鎮、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改善人居環境示范村、全國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銀鉛礦遺址、江西省十大避暑旅游目的地、江西魅力鄉鎮十強等名片紛落五府山。
下一篇:福建持續推進森林質量精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