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融媒 > 地方傳真 >

遼寧六大變化推進綠色發展

發布時間:2023-01-16 08:44:00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自2022年遼寧省全面推行林長制以來,全省林草事業呈現出六大可喜變化:林草工作由部門抓上升為黨政領導抓,由林草“獨唱”變成16家單位“合唱”,從結果考核轉變為過程考核,網格化源頭管理責任到人,激勵動用真金白銀,管理逐步邁向數字化。


——林草工作由部門抓上升為黨政領導抓。


全省已建成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責任體系,在崗履職的林長共計25401名,設立省、市、縣、鄉四級林長制辦公室1241個。


省、市、縣三級悉數印發《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方案》,并推行了林長會議制度、信息公開制度、部門協作制度、督察制度、巡林制度、考核辦法六項配套制度。省委書記、省長高度重視林長制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帶頭開展巡林工作,認真落實森林草原管護主體責任,幫助解決制約林草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省級林長全年累計巡林17次,解決問題13項;市級林長巡林161次,解決問題55項。2022年加大改革宣傳力度,在省級以上媒體刊發稿件900余篇。


——由林草“獨唱”變成16家單位“合唱”。


遼寧省16家協作單位高效聯動,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實現了多部門的“大合唱”。目前已協作推進落實省委、省政府重點生態項目“綠滿遼寧”工程以及森林督查問題整改“清零行動”、遼西北防風治沙固土“三年攻堅”行動、松材線蟲病疫木整治等10余項重點工作和聯合行動。頒布了《遼寧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條例》,出臺了《關于全面建立“林長+法院院長+檢察長+警長”協作機制的指導意見》等多項法規文件,形成了各級林長直接督導、部門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從結果考核轉變為過程考核。


遼寧省林長制辦公室創新考核辦法,在年度考核48項指標基礎上,先后印發《遼寧省林長制辦公室關于將過程化管理納入年度林長制工作考核的通知》《遼寧省林長制辦公室關于調整優化年度林長制考核部分指標和分值的通知》,利用“森林督查暨林政執法綜合管理系統”“遼寧省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精細化監管平臺”實施過程考核,強化過程管理,讓數據多跑路,排名次、曬成績、多督辦。結合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的全過程、全要素特點,不斷增強各地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網格化源頭管理責任到人。


基層構建了“一長三員”即“林長+技術員+監管員+護林員”管理模式,將全域林草資源管理網格化、精細化。通過網格化管理,確保每個管護網格都有對應的林長、技術員、監管員和護林員負責,從源頭上解決林業基層監管問題。


——激勵動用真金白銀。


桓仁滿族自治縣榮獲國務院2021年度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激勵,使全省各級林草工作煥發蓬勃生機。遼寧省也開展了2021年度省級督查激勵考評工作,評選出林長制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的1市3縣作為激勵對象,并給予市級獎勵資金300萬元、3個縣各獎勵資金200萬元。通過多種激勵措施,形成了你追我趕、力爭上游的良性競爭機制。


——科學管理逐步邁向數字化。


遼寧省智慧林草信息管理平臺以林草區域網格為基礎、以林草資源數據為核心、以問題為導向,實現人員少跑路,數據多跑路,形成縱向貫穿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管理層級,橫向覆蓋林長、技術員、監管員、護林員的“一長三員”用戶體系,真正實現以平臺管人管事的目標。平臺共設置13個模塊,包括林長巡林管理系統、林長制考核管理系統、森林巡護管理系統、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系統、森林草原防滅火一體化系統、林草濕荒資源數據孿生系統等,工作模塊設計了節點控制、林長工作排序和提示報警功能。項目總投資1416萬元,計劃于2023年6月份全面建設完成。目前部分模塊已投入使用,遼寧省還將對平臺功能進行升級迭代。


科學綠化不松勁 綠滿遼寧腳不停


冬季寒風陣陣,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那古山萬畝治沙攻堅區卻是一片繁忙的造林景象。作為遼寧省防風固沙的最前線,彰武縣堅持以樹擋沙,按照阜新市秋冬季營造林大會戰的安排部署,堅持遠山和沙地同步進行、沙地和村屯同步進行、村屯和城區同步進行的造林方式,掀起了冬春沙化土地綜合治理攻堅戰的高潮。這是遼寧省綠化腳步永不停歇的生動一景。


作為全國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之一,遼寧省2022年以實施“綠滿遼寧”工程建設為抓手,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全省已實施造林8.17萬公頃,為年度任務的122.55%。全民義務植樹6019萬株,為年度任務的100.3%。完成村莊綠化新植樹木330萬株,為年度任務的110%。2022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遼寧國土綠化工作給予了通報表揚。


——踐行“科學、生態、節儉” 造林綠化新理念。


以提高困難立地造林綠化成效為切入點,將“科學、生態、節儉”的科學綠化理念和要求融入造林綠化工作的規劃、計劃、設計和管理全過程,組織各地積極推進5個轉變:在修復方式上,積極推進以人工修復為主向以自然修復為主的轉變;在樹種選擇上,積極推進以主要栽植喬木樹種向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的方式轉變;在造林方式上,積極推進由抗旱造林向節水造林的轉變;在造林用地上,積極推進由以林地為主向可綠化國土的轉變;在造林設計上,積極推進作業設計由簡單簡約向精細化精準化的轉變。


——推行造林綠化“落地上圖”管理。


將做好造林綠化“落地上圖”工作,作為推進科學綠化的第一道工序和加強精準化管理的重要內容來落實,全面推廣應用遼寧省造林地塊數據分析判讀和高效成圖技術,全面推行造林綠化“落地上圖”管理。年度重點造林工程項目,全部實行計劃任務帶位置申報、帶位置下達,全省年度造林經驗收后,全部實行造林完成任務“落地上圖”。


——強化制度約束和管理規范,推行綠化工程項目全過程監管。


結合全面推行林長制,將造林指標任務納入林長制考評體系,落實政府科學綠化主體責任;綠滿遼寧等重點造林綠化工程推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落實、工程化推進制度;省以上重點造林綠化工程項目,推行實施項目可研報告制;造林綠化項目推行造林用地、用水、樹種選擇、技術措施等合理性評價制。


——開展科學綠化示范林建設,探索最佳模式路徑。


結合落實“十四五”林業草原發展規劃和省以上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在遼西北防風治沙固土項目建設區和遼東綠色經濟區啟動實施了科學綠化示范林65處,重點開展混交林營造、鄉土樹種選用、珍稀林木培育、沙化和荒漠化防治、節水造林、退化林修復、森林撫育等修復模式試點建設,探索推進科學綠化的最佳模式路徑。


——完善技術標準體系,提升營造林質量。


聯合省直8部門出臺了《關于困難立地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制定了《遼寧省困難立地造林實用技術匯編》,起草完成了《遼寧省造林技術規程》《遼寧省退化林分修復技術規程》《遼寧省造林工程項目造價標準》《遼寧省鄉土樹種(珍貴樹種)名錄》(征求意見稿)。  


探秘國家公園創建  感受有顏有品的遼河口


隆冬時節,亞洲面積最大的蘆葦蕩換上土黃色的衣裳,幾只丹頂鶴不懼風雪在濕地上昂首漫步,成群結隊的鳥兒在堿蓬草上空翩翩起舞,飛入夕陽染紅的天空,平添了絲絲暖意。在創建中的遼河口國家公園,你可以看到這樣一幅和諧美好的場景。


遼河口國家公園創建區面積17.05萬公頃,涉及盤錦、錦州2市,其中盤錦市范圍13.88萬公頃,占82%;錦州市范圍0.38萬公頃,占2%;國管海域范圍2.79萬公頃,占16%。


遼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國家公園創建工作,大力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將創建國家公園作為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措寫入《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列入《東北全面振興“十四五”實施方案》,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專家介入、公眾參與的工作機制,確立了依法建園、綠色建園、科學建園、文化建園、質量建園的新發展理念,正舉全省之力穩步推進。


2022年國家林草局(國家公園管理局)組織專家組對擬建遼河口國家公園范圍和分區方案進行了論證,專家認為范圍涵蓋了遼河口及周邊海域生態質量最優、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提出了協調保護和當地社區發展的對策方案及特殊政策要求,符合國家公園有關標準規范,具有科學性與可操作性,范圍與分區方案基本符合國家公園設立要求。截至目前,國家林草局現場評估了8方面22項工作任務,評估組評估認為全省已完成各項創建工作任務。


創建中的遼河口國家公園核心價值概括起來為“一套生態系統,一塊關鍵區域,一處獨特景觀,三個重要物種”。


一套生態系統——典型完整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遼河口國家公園內有我國最北的河口濕地,遼河、大凌河、大遼河等河流在此區域入海,擁有溫帶典型完整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河口濕地植被類型豐富,在全球河口濕地保護體系和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發揮著重要的調節徑流、凈化水質、涵養水源、防浪固土等生態功能,維持著遼東灣咸、淡水交換平衡,是遼東灣的生態安全屏障。


一塊關鍵區域——國際鳥類遷徙路線關鍵區域和西太平洋斑海豹重要繁殖地。遼河口國家公園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的關鍵區域,是國內少有集群種類多、種群數量大的鷺鳥繁殖棲息地和鸻鷸類最關鍵的能量補給地之一,是全球黑嘴鷗集中分布區和最大繁殖地、丹頂鶴重要自然越冬地和繁殖分布區、黑臉琵鷺非海島繁殖地。也是多種魚類和海洋生物的產卵地和索餌場,是西太平洋斑海豹重要繁殖地和換毛地。


一處獨特景觀——全球溫帶最具代表性的河口濕地景觀。創建中的遼河口國家公園是我國河口三角洲沉積環境演化過程的重要展示地,擁有地質年齡輕、結構特殊的沖積島,記錄了我國最北島嶼的演變過程。在河流徑流泥沙與河口海域潮汐變化的相互作用下,分布著的罕見的紅海灘和最大的濱海蘆葦濕地,具有獨特的“淺海水域—光灘—翅堿蓬群落—翅堿蓬蘆葦群落—蘆葦群落”自然演替景觀格局。


三個重要物種——即西太平洋斑海豹、黑嘴鷗、丹頂鶴。 


遼寧“五個一”攻堅松材線蟲病


松材線蟲病疫情,似一場不冒煙的林火,嚴防嚴控事關生態安全。


遼寧省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從生態安全的高度出發,防控松材線蟲病疫情,形成了“建立一套體系、開展一項行動、搭建一個平臺、制定一部指南、出臺一部條例”的“五個一”遼寧防治模式,有效提升了全省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能力。截至目前,取得了自2019年以來無新增疫區、拔除4個疫區,并打造了一條距吉林省邊界20公里寬的防北擴防線的良好成效。2022年秋季專項普查結果顯示,全省疫區、疫點、染疫小班、發生面積、病死株數實現“五下降”。


建立一套體系。建立疫情監測、疫木集中除治和即死即清、媒介昆蟲防治、檢疫監管、執法打擊、考核評估、組織調度等一整套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組織管理體系,并將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工作納入林長制考核系統。為進一步強化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組織領導,省政府將臨時指揮部更名為“遼寧省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指揮部”,將省委宣傳部、省委政法委、省委網信辦、省司法廳充實進指揮部,指揮部成員單位增加到21家,完善了省指揮部督辦工作機制。全面激活省、市、縣三級指揮機構,拓展了部門間協調配合和跨區域合作,進一步強化指揮體系,提升聯防聯控能力。


開展一項行動。為打好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攻堅戰,開展年度疫情防控專項行動,以一年一個專項行動的形式來控制和消滅疫情。2021年啟動實施了2021—2022年度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專項行動,除治疫木117.5萬株,媒介昆蟲飛防作業1289架次,作業面積245萬畝次。開展“秋風2021” 疫木專項整治行動,各級林草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開展聯合執法1245次,排查涉木企業、施工場所4156家,查處違規企業50家,查處行政案件29起,立刑事案件45起,抓捕犯罪嫌疑人48人。


搭建一個平臺。研發“遼寧省松材線蟲病疫情精細化監管平臺”,該平臺從監測、除治、檢疫三大主體業務出發,對疫情防控的疫區疫點、監測普查、即死即清、集中除治、疫木加工、執法檢查、檢疫復檢、藥劑防治等進行監管,將疫情防控所有流程、環節全部納入到平臺監管,平臺設計信息推送、提示提醒、排序通報等功能,做到過程留痕、節點可控、管理閉環,管人管事相結合,實現疫情防控全鏈條、全過程管理。自平臺開展應用以來,截至2022年11月30日,累計上傳信息85780條。


制定一部指南。在總結全省防治經驗基礎上,借鑒國內一些成功經驗,組織編著《遼寧省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指南》,重點涵蓋防控策略及技術路線,監測普查、檢驗監測、疫木清理及監管、檢疫檢查、綜合防治、應急處置等內容,從技術層面指導全省開展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工作。


出臺一部條例。全省啟動《遼寧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條例》立法工作,針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執法等突出短板和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的痛點、難點、堵點,從完善機制體制的層面作出相應規定?!稐l例》于2022年7月27日經遼寧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35次會議審議通過,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哆|寧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條例》填補了多項法律空白,對遼寧省防范外來物種入侵、保護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具有里程碑意義。


為鞏固全省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專項行動成果,2022年10月又啟動了2022-2023年度松材線蟲疫情防控專項行動,目標任務是,力爭到2023年9月底,實現疫情發生面積小于4萬畝,疫木除治80.1萬株,媒介昆蟲飛機防治作業面積182.4萬畝次;保持與吉林省邊界20公里內無染疫小班分布;新發疫區、疫點1年內實現無疫情;拔除1個疫區、4個疫點,2個疫區實現無疫情。


1.jpg

作者:王麗萍責任編輯:齊琪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