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融媒 > 地方傳真 >

江西國有林場“二次創業”再出發

發布時間:2022-11-21 02:55:58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江西國有林場歷史悠久,景德鎮市楓樹山林場早在1926年就已建立;江西國有林場發展不息,2016年起進一步深化國有林場改革,鞏固國有林場改革試點成果,創新國有林場經營管理機制,完善國有林場改革發展政策支持體系。


今天,江西國有林場通過“二次創業”,在新征程上再次建功立業。記者連日來走進部分國有林場,場外造林、“百場興百業、百場帶百村”和科技興場等行動熱火朝天。各國有林場一派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象。


場外造林


在萬載縣森工林場的場外造林現場,整齊栽植的針闊葉混交林把原本荒蕪的山場裝點得綠意盎然。


據萬載縣林業局副局長、森工林場場長彭國芳介紹,依托場外造林政策,2018年以來,林場流轉了周邊集體、林農的林地,投入資金4500多萬元,實施場外造林2.14萬畝,林場商品林面積由3.6萬畝拓展到5.8萬畝。


林場采取對林地逐塊贖買、整合連片的方式,一次性贖買20—25年的林權,全部簽訂林地流轉協議。目前,林場已領取50余起宗地、面積達6000余畝的林權類不動產權證書。


萬載縣林業局局長吳衛東介紹說:“場外造林的成本約為每畝2800元,如果管護到位,8年后每畝平均價值可達8000元左右,投資效益比為1∶2.9,成林以后給林場的直接經濟效益將超1.5億元。”


場外造林用地問題解決了,造林質量也保持了高標準。萍鄉市五峰林場依托“林場+場外造林”,對1.7萬畝場外造林地采取造林地自檢、總場抽檢的方式進行驗收,提升了造林成活率。同時,組建起網格化護林員隊伍和半專業森林防滅火隊伍,劃定場外造林管護責任區進行管護,防止幼林受損。


2018年,江西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國有林場場外造林的指導意見》,鼓勵國有林場利用技術和管理優勢,與周邊鄉村聯合,采取轉包、出租、入股等方式開展場外造林,并對成效顯著的給予適當補助。目前,全省已累計下達3.38億元場外造林補助資金,帶動國有林場完成場外造林40萬畝。


“場外造林不僅解決了有山無力造、有力無山造的難題,同時也促進了國有、集體和個人等林業要素的有機融合,實現了多方共贏。”江西省林業局國有林場和種苗管理處處長陳濟友說。


百場百業


“仙女湖風景太美了,孩子們在鳳凰灣度假村的親子樂園玩得開心,都不想走了。”來自湖南長沙的饒先生感慨道。


新余市仙女湖景區因七仙女下凡的傳說而得名,也是東坑林場所在地。


近年來,林場依托豐富的森林和濕地資源,發展森林旅游、康養產業,隨著林場內鳳凰灣度假村、森林樂園、親子樂園、旅游風情小鎮等先后建成和仙女湖國際馬拉松、山地自行車賽等體育賽事相繼舉辦,大批游客紛至沓來,林區變景區、田園變樂園、資源變資產、民房變客房、職工變股東逐步成為現實。


“現在村村有產業、人人有事業,家門口能就業。”仙女湖區鳳凰灣辦事處(東坑林場)黨委書記江熙對林場的成功轉型十分高興,“今年接待游客達30萬人次,實現年產值100余萬元,為林場帶來了近20萬元利潤,帶動林場職工和周邊村民100人就業。”


東坑林場綠色轉型只是江西國有林場“百場興百業,百場帶百村”行動的一角。


萍鄉市五峰林場成立了3家林業經營公司,承接市政園林綠化工程,年均產值上億元,2021年上繳稅收超千萬元;投建碧湖花果園中藥材(四葉參)種植基地,映山紅、金縷梅、桐花三朵“網紅花”蜚聲全國;助力建設湘東區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示范園種植高產油茶和臍橙,流轉林地1150畝,當地村民獲得林地流轉收入172.5萬元。


萍鄉市五峰林場?場長劉樹華說:“我們發揮國有林場造林綠化人才、技術和資金優勢,連續3年通過實施‘百場百業’項目,帶動167戶農戶發展林業經濟,戶年均增收超1萬元。”


樟樹市實驗林場把6000余畝林地改種苗木花卉,并建立100畝省級保障性苗圃基地,構建集生產經營、園林施工、生態觀光于一體的苗木花卉基地產業群,先后承接46個市內綠化工程,總金額達5億多元,利潤超4000萬元,實現了由單純育苗到承建綠化工程的突破。


如今,鄉村振興春風吹遍江西的國有林場,“百場興百業,百場帶百村”建設如火如荼。2020年起,江西利用中央財政林業改革發展資金7200萬元,扶持國有林場發展珍貴樹種培育、種苗花卉、食用菌栽培、黃精等林藥種植等產業。


江西計劃到2025年,引導幫扶100個國有林場形成主導產業,推動100個國有林場與100個鄉村產業高度融合、協同發展。


科技興場


國有林場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撐。


樟樹市實驗林場與中科院、江西省林科院合作,培育“長林”“贛無”等系列高產油茶新品種,建立國家級鵝掌楸、毛紅椿等優良闊葉樹種良種基地,培育羅漢松、櫻花、紫薇、棱角三礬、楠木等珍貴名優樹種,成為省級保障性苗圃基地,先后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2項、省級科技成果8項、地區科技成果16項、市級科學獎18項。


“通過林業科技創新發展之路,我們跳出林業辦林場、站在市場強林場,促進了林場的跨越發展。”樟樹市實驗林場場長蔣雙根說。


如何提升森林質量?江西出臺實施低產低效林改造提升森林資源質量的意見,明確要求各地國有林場著力培育大徑材和珍貴木材,為國有林場科學經營森林帶來了新機遇、新希望。


萬載縣森工林場通過多層次空間結構、多樹種混交近自然森林培育經營模式,高標準培育杉木大徑材和珍貴樹種大徑材。在雙橋鎮尚莊村,1000畝歐元貸款江西長江經濟帶珍稀樹種保護與發展項目基地里,記者看到間伐后的杉木筆直參天,林內補植的楠木、木荷等闊葉樹長勢良好,造林成活率超過90%。


有基礎、有優勢,各國有林場大膽創新,在林木良種基因收集保存和林木良種繁育技術等方面開展科學研究,一批林木良種基地建設、省級保障性苗圃基地、林業良種良法科技示范推廣基地、人工林森林撫育經營樣板地、近自然闊葉林撫育經營樣板地、針闊混交林森林經營樣板地應運而生,打造了森林質量提升和林業科技創新“林場樣板”。


智慧林場是推動國有林場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設數字林業的重要內容。去年底,萍鄉市五峰林場啟動智慧林場建設,從總場到分場,嵌入“贛林通”巡護監管平臺、林長智慧管理指揮平臺、森林防火高空高清視頻監控平臺和無人機巡護平臺,實現天地空全方位監管,增強了防災減災能力。


13.jpeg

作者:劉小虎責任編輯:齊琪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