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張林票發行、首個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首創國有林場差異化績效管理激勵機制……作為全國林改的先行區,福建省三明市以改革創新精神書寫了精彩的三明林改篇章。如今,三明林改再出發,加快推進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建設,促進林改興林富民。
今年9月,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成立了首個以林業為主的集團——金木林業集團有限公司,也是三明市持續深化林改、優化林業資源的一次探索與實踐。同月還有另一個好消息,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升級為福建省首個區域性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平臺——福建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提供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農業類知識產權轉化、林權流轉、林產品供銷、農林物資(服務)采購等五大類品種交易,打造“立足三明、輻射全省、接軌全國”的區域性農村產權綜合交易平臺。
三明市創新“共享聯辦”服務機制,推行“一站式”服務模式,讓采伐審批更加便捷高效。同時,為破解山地糾紛難題,建立了林權糾紛市縣鄉聯調機制,開展權籍調查質量聯合監督,優化人員配備,實現林權不動產登記、權籍勘驗全免費。今年以來,全市辦理林權類不動產登記發證3695本、面積69.8萬畝,為林農節省費用233.4萬元。
金融“活水”流向青山綠水,注入發展活力。三明市圍繞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走出一條具有三明特色的林業金融路子。
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林業金融發展,聯合三明銀保監分局、金融監管局出臺《金融支持林改再出發的若干措施》,推行林權抵押貸款合同公證業務,推廣“福林貸”“益林貸”等普惠金融產品,探索公益林補償及天然林補助的收益權質押貸款回購天然林試點,加速“資源變資產”。今年以來,全市新增林業信貸7.73億元。
以碳票抵消碳排放,是“活樹變活錢”的生動實踐。三明市從生態司法等方面發力,創新推行“認購碳匯令”,成立村級碳票基金,將林業碳票作為貸款的可質押物,系統性實施林業碳匯“三建兩創”行動。全市新開發林業碳票項目10個、碳減排量24.5萬噸,有11件司法案件認購碳匯4128.3噸。
在清流國有林場嵩口鎮范元村崗梅種植基地山場,一株株草藥長勢良好。2021年起,三明市以華潤集團對口支援清流為契機,與華潤三九開展合作。由華潤三九提供免費崗梅種苗、技術指導、訂單生產、保底價收購等,以清流縣九龍溪國有林場、清流國有林場為龍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林農積極參與林下中藥材崗梅種植。目前,華潤三九支持清流縣免費崗梅種苗87萬株、崗梅種子44公斤。
發展林下經濟,實現“一塊土地兩份收入”,國有林場“跨場聯建、場村合作、科技引領”機制功不可沒。今年以來,全市省屬國有林場與村集體、林農大戶等33個經營主體開展合作,新增經營森林1.23萬畝,預計畝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三明市精心畫好“山水畫”,林業產業實現穩步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林產加工業產值486.25億元、比增4.42%,林產加工企業吸納就業4萬多人。森林旅游、康養營業收入11.8億元,林下經濟、花卉苗木等特色富民產業產值分別實現70億元和153.9億元,帶動從業農戶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
上一篇:“雪域桃源”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