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抓手,科學謀劃、強力督導,全面實施荒山綠化、廊道綠化、鎮村綠化美化等造林綠化工程。
2022年植樹節當天,泰安市岱岳區組織人員在道朗鎮九女峰街佳苑小區段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僅一上午就栽植美國紅楓、玉蘭等苗木1200余株。截至目前,全區完成新造林678畝;新建和提升綠色通道36.6公里;新建和完善農田林網2公里;村莊綠化美化22個,栽種白皮松、白蠟、櫻花、紅葉石楠等綠化苗木7.55萬株,實現了山增綠、景增靚、林增收。
在當前國家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的大背景下,岱岳區立足本區實際,精心調查,科學謀劃,積極拓展造林空間,將科學綠化工作的重點轉移到荒山綠化攻堅、破損山體修復及綠化提升上來。結合林業產業實際,確定了2022年造林綠化的六項任務,建設“一點一園一環線”,構建綠化提升新格局。為抓好今年的造林綠化工作,區政府實行領導干部包保重點工程責任制,組建攻堅專班,掛圖作戰,倒排工期,聚力攻堅。做到綠化“三結合”。
一是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中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村容村貌、村莊庭院綠化等方面有嚴格要求。為此,林業部門提出了四項工作標準:“域內主干道、河流水系、村居社區”宜綠化皆綠化;村莊內要有一定面積的公共綠地,綠化苗木要配置合理,層次分明,不能出現裸露土地,綠化帶要整潔,有專人管理,綠化效果好;山地、丘陵、平原村莊林木綠化率分別達到43%、33%和23%以上;村域內古樹名木實行掛牌保護,落實管護責任人”。
二是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活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相結合,面向社會推出15個義務植樹點,開通義務植樹熱線,為社會各界參與義務植樹活動提供便利。全區采用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認種認養、捐資捐物等多種盡責形式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祝陽鎮將荒山綠化與義務植樹活動有機結合,舉行了“活力祝陽 智慧小井 情系祝山 共筑綠色”主題植樹節暨祝山生態修復工程,栽植樹苗500余株,既綠化了荒山,也增強了干部群眾植綠愛綠護綠的意識。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區33.5萬人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栽植各類苗木52.6萬株,盡責率達到92%。
三是與信用體系建設相結合,將涉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中的植樹造林和綠化養護納入信用體系建設并形成量化、細化的標準。大汶口鎮南西遙村創建“信用+綠化管護”新模式,將信用管理寫入村規民約,每個村民都是志愿者,都可以通過給管護的綠化苗木澆水、施肥等方式獲得信用積分,在信用超市兌換一定的禮品,該模式解決了村莊綠化“有人栽無人管”、“年年栽樹不見樹”老大難問題。
此外,岱岳區著力把“綠化”與“產業”相結合,把“造林”與“致富”相結合,實現生態和經濟同頻共振,做優做實林下經濟產業,大力發展林下種植泰山黃精、泰山赤靈芝等中草藥,種植泰山松蘑、羊肚菌等食用菌產業,并制定一系列激勵政策,使得林下種植產業發展迅猛。截至目前,共發展林下種植面積2.2萬畝,僅林下泰山黃精種植面積就逾2萬畝。今后,岱岳區將繼續堅持生態林業與民生林業并重,把發展林業產業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實現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全面提高。
上一篇:山東蒙陰探索林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下一篇:甘肅酒泉推動國有林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