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融媒 > 地方傳真 >

十三組專家共織富民強果網——河北著力加強經濟林技術支撐體系建設

發布時間:2022-06-13 10:01:01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疫情快點過去吧,王老師好來我們村看看,柿樹長勢咋弱了呢?”河北省易縣西山北鄉的趙二成說。他所說的“王老師”是河北農業大學的王文江,河北省林草局主推的柿子團隊帶頭人。


“唐縣石南坡村剛改接的100畝花椒,成活率達到87%。你可以讓老李組織鄰村的來看一下。”石南坡村花椒改接成活率高,因為村里在花椒落葉后和萌芽前噴了5次石硫合劑,降低了病蟲基數,減少了流膠病的發生。河北省林科院的趙京獻研究員一大早就給唐縣自然資源局的技術人員打電話,一次次叮囑。老趙是花椒團隊的帶頭人。


像王文江、趙京獻這樣的團隊帶頭人在河北有13位。13個團隊共有成員80多人,活躍在全省經濟林服務第一線。


2019年,河北省林草局以太行山、燕山連片貧困區和干果優勢產區為主要服務區域,組建了板栗、核桃、棗、仁用杏、柿子、花椒6個樹種12個經濟林科技支撐體系團隊,2021年又新組建了皂莢科技支撐體系團隊。


這些團隊由河北省農林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林果推廣機構首席專家牽頭掛帥,按照“1名首席專家+N名市縣技術人員”模式組建。“依托團隊的技術和示范帶動,我們編成一個網,構建起河北的經濟林技術支撐體系。”河北省林草局科技處處長侯聚敏說。


從2019年起,河北省財政每年安排190萬元資金用于經濟林產業技術支撐體系建設。省林草局根據任務承擔情況,支持每個團隊10萬—15萬元資金,并與首席專家所在單位簽訂項目合同。


13個科技團隊實行項目管理,首席專家(項目主持人)負責制。專家制定工作方案,所有團隊執行1套目標任務,即指導樹種主產區建設2個以上高標準示范園,編印實用技術培訓教材,提供技術培訓、咨詢指導,示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培育當地經濟林主導產業。團隊同時負責對全省項目樹種產業發展進行調研,提出咨詢報告,進行防災減災技術指導。


河北是經濟林大省,經濟林種植面積2363萬畝,產量1038萬噸。目前,河北初步構建起以核桃、板栗、棗、仁用杏等傳統規模優勢產業為主,花椒、榛子、沙棘等新興特色高效產業為補充的經濟林產業發展格局。但是,一些地區由于多方面的限制,經濟林種植管理水平依然較低。


團隊建起之后,迅速展開技術競賽。


王廣鵬教授所在的板栗團隊,選取承德寬城縣敬源板栗種植專業合作社艾峪口村板栗基地和承德神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塌山村板栗種植基地2個示范園建設點,通過標準化生產,幼樹早期產量由每畝60—80公斤提高到160—200公斤。


王文江教授所在的柿子團隊,在易縣、順平縣指導的柿子示范園平均畝產達到1400—1750公斤,果實品質明顯提高,價格每公斤提高0.5—0.8元。


皂莢團隊在石家莊市井陘縣大青山基地和元氏縣基地分別建立了皂莢種質資源圃,課題組與河南林科院、山西林科院合作,引進了刺用品種“豫皂1號”“豫皂2號”、果刺兼用品種“帥丁”等新品種,不僅豐富了河北的皂莢種質資源,還提升了皂莢栽培的良種覆蓋率。


13支團隊在燕山和太行山區建立了幾十個示范園,還以其為平臺,輻射帶動周邊經濟林產量、質量和安全指標提升。團隊將示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貫穿經濟林管理全過程,形成首席專家團隊、縣鄉基層林業技術人員、林果農接力傳幫帶,涌現出一大批林果鄉土專家。


皂莢課題組開展技術培訓40余期,推廣皂莢建園、野皂莢嫁接等技術20余項,培訓農民技術骨干和林農2000余人次。板栗團隊借助田間培訓、室內授課、現場觀摩等方式,進行以燕山板栗良種改接標準化、早果優質豐產高效栽培、板栗輪替更新整形修剪、板栗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四大技術體系20余項方法為重點的技術培訓和示范推廣。


“有災情的時候最忙。一遇到惡劣天氣,我們這些團隊就第一時間趕到災區,收集、核實和反映災情。”趙京獻介紹,專家們準確了解災情和應急技術指導,極大地支持了政府的抗災救災和果農的生產自救。


疫情情況下,各團隊專家結合樹種不同生長階段培育管護需求,靈活采取林果大講堂、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微信群答疑、電話咨詢、視頻直播等方式提供林果技術指導。2021年,團隊共開展培訓指導200多場次,編印發放技術指導手冊、明白紙等培訓材料1萬余份,基層技術骨干和林果農受益人數達1萬人次;示范園平均良種使用率超過90%,優果率超過85%。


首席專家領銜科技團隊,通過“專家+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培育了一批經濟林產業龍頭企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陳利英是河北農業大學齊國輝核桃團隊中的核心成員,也是河北綠嶺果業有限公司的高級工程師。綠嶺公司已經從單一核桃種植發展成為核桃全產業鏈現代化大型企業,年可接待10萬人次旅游觀光。


王廣鵬教授指導承德神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專家+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產品遠銷日本、泰國、美國、新加坡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神栗”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各團隊緊緊圍繞經濟林產業科技創新、生態環境、社會民生等方面開展調研,為主管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齊國輝團隊撰寫的《河北省核桃產業發展調研報告》,梳理河北省核桃產業集群216家,分析河北省發展核桃產業四類優勢條件,厘清核桃產業政策39項,整理科研成果100項,提出核桃產業發展政策技術需求8項。


河北農業大學棗團隊首席專家劉孟軍教授作為省人大代表多次提建議、促發展,《關于加強重大毀滅性病害——棗瘋病的科學防控保障棗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得到省級領導的高度重視。


截至2020年,河北省經濟林種植面積2363萬畝、產量1038萬噸,其中水果種植面積683萬畝、產量925萬噸,干果種植面積870萬畝、產量86萬噸,木本油料面積231萬畝、產量16萬噸。


河北省林草局圍繞各大樹種,指導主產區縣完善產業發展規劃,突出發展特色和差異競爭,特別是通過大力加強示范園建設,立足發揮區域優勢、實現連片發展,逐漸形成區域性特色優勢產業。


目前,全省現有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20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37家,重點合作組合61家,并培育出了遷西板栗產業、涉縣核桃產業、滄州棗產業、蔚縣仁用杏產業等特色優勢產業,打造了“綠嶺”“露露”“神栗”等林產品知名品牌。


1.jpeg

作者:孫閣 劉新 韓煜責任編輯:齊琪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