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融媒 > 地方傳真 >

福建將樂:“植”此青綠“碳”新路

發布時間:2022-05-04 08:41:58  來源:林草價值網鏈

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面推行林長制,“植”青綠、“碳”新路,實現林農增收、林業增效、國土增綠。


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實現人人愛綠、植綠、護綠、增綠。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推廣“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認種認養、捐資助綠、消除碳足跡等愛綠植綠盡責新形式。今年來全縣參加義務植樹達6.59萬余人次,完成義務植樹23萬余株;新增造林面積2.2萬畝。目前全縣已建成4個國家森林鄉村,20個省級森林村莊。


探索森林經營新模式,實現森林資源提質增效。依托森林經營項目試點示范工作,探索生態公益林、商品林經營模式和技術方法。實施重點生態區位森林資源保護PPP項目,注重資源培育與保護,調整森林樹種結構,大力營造針闊混交林,提增森林固碳量。大力推廣村民企業合作造林,開展松林改造提升工程,持續實現森林總量和質量“雙提升”。目前,全縣林地面積達294.25萬畝,占總面積的87.47%,其中生態公益林75.89萬畝;森林蓄積量228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1.20%,成為福建省最綠的縣域之一。


開發林業碳匯經濟,實現“不砍樹也致富”。探索高固碳營造林技術模式,建設碳中和示范林300畝。開發林業碳票,打造“碳中和示范村”。2021年5月18日三明林業碳票首發在常口村舉行,村民再次切身體會到了“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一棵樹沒砍就掙了14萬多元。全縣已簽發碳票總量14.76萬噸,正在計量開發的碳票總量20.71萬噸;已實現交易總量2.6萬噸,交易總額30.62萬元,交易量、儲備總量均居三明市最高;完成全國首筆林業碳匯收益權質押貸款100萬元。目前,正在整合開發24萬畝竹林資源碳匯項目,期內可產生碳匯減排量140萬噸。


森林“碳庫”持續充“植”,生態惠民效應不斷釋放,廣大林農從“伐木工”到“賣‘碳’翁”,有效盤活沉睡的森林資源資產,打通森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通道,真正把綠水青山轉化為真金白銀。


663.jpeg

作者:福建省林業局責任編輯:齊琪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