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長制是什么?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林草部門說是“擼起袖子加油干”;各級林長說是“責任擔當、奮力向前”;護林員說是“鳥槍換炮,過去一把砍刀一壺水,繞著山林走一天,現在手持終端看指令,天上衛星地上查”;老百姓說是“幸福感和獲得感”。
作為云南省林長制改革試點縣市,彌勒市構建森林資源源頭管理架構,劃定林長責任區域,建立林長聯席會議機制、督導巡查機制等林長制長效機制。目前,全市共劃定責任區1524塊,收錄各級林長和護林員基本信息1706條,整理錄入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圖層、森林資源監測管理“一張圖”等,搭建林長通系統管理平臺,實現林草資源管理智慧化轉型。
彌勒市抓住了林長制改革的核心和關鍵,就是壓實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保護發展林草資源的主體責任和主導作用。全市建立了市級領導“劃片包保+掛鉤聯系鄉鎮”責任制,19名市級領導分片負責22塊重點責任區,與12個鄉鎮簽訂了林長制保護發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狀。各級黨政領導被納入林長制責任體系,實行績效評價,評價結果作為考核和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參考依據,形成了定責、履責、督責、問責環環相扣的林長制責任體系。
林長制改革以來,彌勒市各級林長和護林員巡林3125人次,發現并解決問題32次。林草部門持續開展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建設,改造提升綠化面積5.46萬平方米,完成人工造林1萬畝、封山育林1.5萬畝、退化草原生態修復2000畝,建設鄉鎮公園綠地21處、村莊公共休閑綠地316塊,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8.30%。太平湖森林小鎮、可邑小鎮等森林康養產業蓬勃發展,總產值超20億元。全市5個“十萬畝”經濟林果產業基地建設穩步推進,實現產值17.28億元,林下經濟產業產值達1.3億元。
上一篇:全國首個省級自然教育規劃正式印發
下一篇:云南宜良培育提升五大林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