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漠河林業局是位于我國最北端的林業局。該局通過發展生態產業,打造“一場一品、一場一特色”示范樣板,發展“國營產業聯盟”“旅游服務經濟”“網紅打卡地”,逐漸形成產業矩陣,實現綠色生態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高效發展。
夏至以來,由漠河林業局前哨、古蓮、金溝等8家林場組成的產業聯盟集中開張,特色餐飲、廣告公司、大型超市、洗車行等13個產業項目聚集在新區一條街,豐富的業態吸引了旺盛的人氣。
漠河林業局黨委書記、局長石景巖表示,漠河林業局自2020年組建以來,立足實際,盤活漠河東城新區閑置資產,開發建設“中國漠河美食一條街”,目前,日均營業收入6萬余元,實現了改革后產業發展的“開門紅”。
漠河林業局立足資源優勢,探索林下經濟發展新模式,狠抓示范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管護區經濟。栽培食用菌251萬袋,實現總產值3224.3萬元;采集野生藍莓890噸,實現產值4619.9萬元;采集野生紅豆930噸,實現產值1865.7萬元;采集偃松籽440噸,實現產值1056萬元;“森林雞”“森林豬”、養殖鹿等特色養殖業實現產值200萬元,職工自主創業實現產值110萬元;“北極之源隱茶”獲評第十二屆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第十六屆中國森林產品交易博覽會金獎;“北極清道夫”黑木耳獲評第三屆中國森林食品交易博覽會優質獎。
依托生態旅游資源,漠河林業局采取“林業+旅游”模式,實現從“砍樹”到“看樹”的轉變。在距離北極村50公里的前哨林場,林業局建設了“最北先鋒哨 黨建紅坐標”黨性教育基地,吸引游客紛至沓來。林場職工楊增祿將已退出歷史舞臺的集材拖拉機改造后,推出“爬山虎”森林穿越體驗項目,備受游客青睞。
從伐木到護林,再到發展特色產業,中國最北林區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產業發展的后勁也越來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