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融媒 > 地方傳真 >

讓青山成富民山——寧明縣以“綠色發展”促群眾奔小康

發布時間:2021-07-23 08:27:51  來源:廣西日報

“我家有6.67公頃山地,一次性流轉給‘派陽山’種樹,收入5萬元,全家生活比以前好很多。”寧明縣那楠鄉古優村脫貧戶王定華說。


寧明是“中國松香之鄉”“八角之鄉”,松樹、桉樹、八角樹是該縣三大樹種,去年實現林業總產值80.6億元。近年來,該縣充分利用豐富的林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鄉村旅游、木材加工等產業,走“綠色發展”致富之路,助力群眾奔小康。


林地托管,探索林業經營新模式


寧明是廣西林業大縣。根據2019年森林資源規劃調查數據,全縣土地總面積37.1萬公頃,森林面積24.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61.85%。


近年來,該縣把林地托管作為發展林業產業的重要抓手,扭轉了該縣林地經營小、散、弱的傳統粗放低效經營方式,向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的現代林業經營方式轉變,探索出適合該縣實際的林業經營新模式。據了解,2018年以來,寧明縣完成林地托管面積1866.67公頃。


同時,該縣通過加強宣傳和引導,提高企業的商標品牌意識,通過開展商標品牌助力經濟發展活動,促進鄉村振興。


“在先進企業的示范帶動下,很多企業轉變觀念、更新思路,主動研究市場、適應市場,走商標品牌發展道路。”寧明縣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縣主要有國內知名人造板品牌“派陽山”,以及林下經濟品牌“八角香雞”等。


培植產業,加快規模化生態化發展


寧明縣提出打造“林業大縣”的思路,將綠產工作重點轉移到產業培植上。通過大力發展松樹、八角等傳統林業產業經濟,有效加快林業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步伐。


“目前我們縣已建成‘花山松濤桐棉松產業(核心)示范區’,示范區規劃總面積911.13公頃,建有桐棉松良種基地、八角良種繁育基地,擁有桐棉松種源人工母樹林面積10.3公頃、馬尾松基因庫面積20.67公頃、八角基因庫面積19.33公頃、八角種子園面積11.33公頃。”寧明縣林業局負責人李林雄說,這為全縣做大林業產業提供了安全優質的林木種源保障。


該縣堅持“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新發展理念,鞏固提升松脂、八角、木材傳統優勢產業。目前,全縣有松樹林面積8.57萬公頃,年產松脂8萬噸,產值8億元;八角林面積3.42萬公頃,年產八角干果3萬噸,產值6億元;去年完成林木采伐蓄積94萬立方米,產值5.2億元。現有規模以上木材加工企業20家,年產值10億元,松香加工企業2家,年產值1.6億元。


“我被縣里聘為生態護林員,每年勞務補助1萬元。有了這個‘飯碗’,加上其他收入,今年純收入預計超過3萬元。”王賢是那楠鄉古優村巴扶屯的脫貧戶,他家種了上千棵松樹,每年靠割松脂和當護林員,家庭收入穩定提高。


林下種養,群眾增收致富重要渠道


寧明縣大力發展林下生態經濟,加快林業生態建設步伐,如今,林業產業已經成為全縣林區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該縣以發展林下種養產業為重點,著力打造峙浪—愛店—桐棉—那楠—板棍萬畝林下中草藥種植長廊,并制定中草藥種植方案。目前,該縣已建成林下經濟示范點30個,成立林下養雞、林下產品加工、中藥材種植、油茶種植等農民專業合作社一批,發展林下種植砂仁、黑靈芝、中草藥、金花茶等2000余公頃,輻射帶動農戶6000多戶。近年來,全縣共落實產業扶貧項目資金560余萬元,扶持林下經濟種養示范項目12個,帶動農戶510戶。


不僅如此,寧明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擁有4A級派陽山森林公園和3A級獅子頭森林公園,并先后開發建設花山民族山寨、蝴蝶谷、金牛潭等生態旅游景點及休閑山莊,年森林生態旅游收入達650多萬元,森林生態旅游走在全市前列。


“我們依托林場的八角林,建起14個八角香雞養殖基地,年養殖規模出欄達10萬羽,銷售額約500萬元。同時公司優先招聘本地脫貧戶到基地里務工,目前共為農戶提供14個就業崗位。”派陽林下產業公司總經理朱新良說。


123.jpg

作者:管林華責任編輯:齊琪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