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依托優越的自然優勢和資源優勢,借力全國唯一的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總平臺,將現代林產業基地建設列為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建設重點打造的“四大綠色產業基地”之首,并成為全省唯一的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試點單位、全省唯一的全國綠色產業示范基地。
同時,普洱還在全國率先探索推行GDP與GEP雙核算、雙運行、雙提升機制,目前綠色GDP占比達96.6%。
希望在山,發展靠山。普洱市堅定不移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市森林資源持續增長、森林質量不斷提升、生態功能不斷改善、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全市林地面積約5400萬畝,人均林地面積18畝,是全省的3.4倍,全國的8.1倍;現有森林面積約5000萬畝,占全省13.3%,居全省第1位;森林蓄積量3億立方米、占全省14.5%,居全省第1位;森林覆蓋率達74.59%,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15倍、全國平均水平的3.25倍。全市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達9602億元。
綠水青山,蘊含著無窮的能量。普洱向山要產業、要生態、要效益,2020年全市實現林草產業綜合產值340.3億元。同時,普洱始終把林產工業作為全市工業龍頭來打造,培育林業企業1432戶,云南云景林紙股份有限公司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商品木漿生產供應企業。
2020年,全市實現林產工業產值40億元。林下經濟成為富民增收支柱產業,林下經營面積達530萬畝,林下經濟開發企業75戶,林農專業合作社520戶,林下有機三七、云茯苓等成為脫貧致富“助推器”,2020年全市實現林下經濟綜合產值40億元,林農人均增收3483元。
綠色是普洱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綠色產業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實現普洱跨越發展的希望所在。為此,普洱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要提高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把“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能力的指示要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讓普洱最大的資源優勢釋放更大的生態紅利。
如今,景谷“雙百”產業園建設項目已列入全省產業發展“雙百”工程重大產業投資項目,與云投集團和中國造紙15強、全球造紙100強山東世紀陽光紙業集團合作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即將啟動建設,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兩山”國家公園、亞洲象國家公園、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森林康養示范市建設有序推進,生態與民生相融合,增綠與增收相協調,綠起來與富起來相統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引擎強勁,普洱千億現代林產業正揚帆起航。
據了解,正在實施的“林漿紙·林板家居一體化”項目是普洱繼水電之后工業“二次創業”的龍頭引擎。
“十四五”期間,將投資300億元以上,建設300萬噸漿紙(160萬噸漿、140萬噸紙)和50萬立方米定向刨花板項目,實現年工業產值300億元、工業增加值100億元、年利稅30億元以上。
到2030年,規劃建設600萬噸漿紙(310萬噸漿、290萬噸紙)和100萬立方米林板家居項目,實現年工業產值60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200億元,年利稅60億元以上。
目前,50萬立方米板于2021年2月開工建設,2022年建成投產。300萬噸漿紙擬于2021年10月開工建設,2025年建成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