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融媒 > 地方傳真 >

隴南漸破“難弄事”:由“靠山吃山”到“5G+智慧林業”

發布時間:2021-06-07 18:32:59  來源:林草價值網鏈

近年來,“顯山露水再透綠”使得甘肅隴南逐漸告別了“過度索取山林”。


“隨著汶川地震后大規模的災后重建,房屋建得更漂亮,加之持續勞務輸出,使隴南人對山林依賴度不斷降低。”隴南市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田海文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稱,近年來,當地民眾逐漸摒棄“靠山吃山”的過度索取,城中林蔭氣爽、村屯綠樹相映、河湖鳥歡魚躍、山區五彩紛呈。


用嚴密法治保護“綠水青山”


“我們現在說的美麗鄉村建設,如果沒有生態建設,就是個空話。”隴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張彥平介紹說,要高顏值的生態環境與高質量的經濟發展,法治保護是個有效舉措。


為此,他們在做好案件審理的同時,立足長江流域生態治理,與四川廣元、陜西寶雞和漢中法院共同啟動川陜甘秦嶺南麓嘉陵江上游生態屏障司法保護協作,形成司法資源同享、突出問題同治、協調機制同立、工作舉措同商的生態環境審判新模式,為守護綠水青山共同貢獻法院力量。


“以前民眾認為,只要是自家的樹,想怎樣處理就怎樣處理,我們通過辦案,讓他們意識到這是一種違法行為,既要對其進行刑事處罰,還要讓其參與到修復中來,毀壞河道的修河道、砍伐樹木的補種復綠,若無法修復還要賠償國家損失。”張彥平說,通過巡回法庭辦案,教育了一大片民眾,這是甘肅探索建大江大河生態司法保護新格局后“最大的轉變”。


據統計,隴南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年共審理環境資源案件22件,判處被告人賠償國家損失17.6萬元,判處罰金10.3萬元,支付修復費用1.06萬元,沒收非法所得67.9萬元。


城中美景串珠成鏈 山里滑坡災害漸少


從事林草工作30余年的田海文出生于隴南市文縣,對于隴南山區“任何一抹綠色”都如數家珍。他說,隨著近年“數字林業”等高新技術手段的投入使用,通過衛星遙感可以隨時掌握林區的“風吹草動”。


近年來,隴南市致力打造一個城區綠美相融、城郊森林環抱、城外綠海田園的生態體系。據統計,三年來,當地投入資金5.8億元,新造人工林117萬畝,適宜綠化的道路綠化率達到95%,村莊林木覆蓋率達到30%以上。隴南市被確定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該市絕大多數縣區還獲得“全國綠化模范縣”稱號。


“全市城區建成公園38個,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9.6平方米。”田海文說,隴南市主城區憲法主題公園、濕地公園,“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景觀建設等一大批項目落地成景,富有地域生態文化特色的一批景觀大道將美景串珠成鏈,把隴南裝點成“綠色明珠”。


田海文還清晰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每逢汛期的暴雨天氣,隴南境內的滑坡泥石流如同“家常便飯”,道路經常被毀致交通長時間中斷。但隨著林草覆蓋等生態持續好轉,近年除了百年不遇等偶然性的極端天氣外,民眾基本上很難再有昔日那般“狼狽不堪”和“提心吊膽”的記憶了。


野生大熊貓種群呈增長趨勢 野豬泛濫成災還待調控


隴南是甘肅森林覆蓋率最高、野生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近年來,隨著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公益林補償、自然保護區建設等生態工程的實施,當地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野生動物種類增多,種群數量快速增長。


隨著林區棲息地逐年歸于平靜,加之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持續加大,野生動物數量大幅度增加。根據甘肅省第四次大熊貓調查,隴南市境內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有111只,占全省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的八成。


“大熊貓活動范圍明顯擴大,遷徙通道更加暢通,拍攝率和遇見率明顯提升,種種跡象表明,隴南野生大熊貓種群呈增長趨勢。”田海文說,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將隴南市大熊貓分布區整體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成立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甘肅省管理局裕河分局,野生大熊貓整體保護面積也有較大幅擴大。


近年來,享受到“生態紅利”的野豬等部分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出現超載,甚至泛濫成災。經官方統計,2016年至2020年期間,隴南發生野生動物人身傷害事件21起,致傷亡23人;發生野生動物致害逾14萬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5億元。


“其中野豬危害最為嚴重,4年來致人傷亡19人,造成農林經濟損失達3.9億元。給當地民眾人身安全構成了很大威脅,對林緣區群眾茶葉、果樹、農作物、牲畜等財產造成較大損失。”田海文認為,像大熊貓這樣的稀有動物怎么保護都不為過,但對于成災野豬,還有待依法依規進行“種群調控”。


“5G+智慧林業”完善資源保護體系


自2012年以來,隴南相繼開展了“利劍”“打擊非法征占林地專項行動”“打擊森林及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等專項行動”,實現近二十年森林覆蓋率和森林活立木蓄積量的持續“雙增長”;建立GIS矢量數據庫和林地“一張圖”,資源管理手段得到有效創新;實現連續28年無重特大森林火災、連續21年林區無重大林業生態事故發生。


田海文坦言,盡管近年資源保護取得顯著成果,但由于隴南林地面積大,山大溝深,林區交通基礎弱,森林防火和資源監測手段還比較落后,管護任務十分艱巨;加之隴南地處陜、甘、川交界處,周邊已發現松材線蟲病,面臨的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田海文表示,下一步,將不斷提高資源監測手段,打造“5G+智慧林業”,完善林草防火預警體系、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體系,利用信息采集與大數據處理手段,加強多部門數據共享交流,統籌各方力量,構建上下貫通、橫向協調、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資源保護體系。


123.jpg

作者:殷春永 馮志軍 崔琳責任編輯:齊琪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