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臨滄市于1991年在永德縣開始引進試種澳洲堅果以來,把臨滄堅果作為全市一項生態產業、富民產業、特色產業來謀劃發展,堅持“四化”打造世界一流堅果產業。目前,臨滄堅果已成了臨滄各族群眾喜愛的增收樹、致富樹、生態樹,在臨滄大地展現了一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美麗畫卷。為把“大基地”建成“大產業”,臨滄市強化堅果科技支撐。
一是科研合作交流深入推進。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在臨滄組建“國際澳洲堅果研發中心”、建成國家堅果類檢測重點實驗室,國家林業草原澳洲堅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張守攻院士工作站在臨滄掛牌落成,張守攻院士團隊、朱有勇院士團隊及中國林科院、中國熱帶農科院、西南林大、云南省農科院、云南省林科院交流合作深入推進,建立長期、穩定的人才交流合作關系,各大科研院校分批次選派博士專家駐臨開展科研指導。
二是建設臨滄智慧林業平臺。利用國內首創遠紅外智能信息系統科技成果,建成堅果遠紅外線智能管理系統及大數據平臺。在全球業界屬首創,標志著“臨滄堅果”果園管理、生態環境監測、病蟲害監測防治、產量品質監測等環節已具備智能化管理基礎。
三是建立質量管控體系。制定并發布了臨滄堅果良種苗木培育、嫁接苗、豐產栽培、高接換種、主要有害生物防治、肥料與農藥使用、果實采收與采后處理、鮮果收購質量要求、帶殼果、果仁等10部地方標準,建立臨滄堅果標準化質量管控體系,有1個協會和2家種植戶的堅果標桿基地通過全球良好生態農業認證(前身為歐盟認證)。“臨滄堅果”榮獲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臨滄堅果從此有了自己的“國字號”名片,對臨滄堅果品牌打造、貿易流通、市場營銷等將發揮巨大作用。完成堅果通手機APP開發,搭建了堅果溯源體系平臺。
四是實施原料基地提質增效工程。大力推進臨滄堅果園區化、莊園化基地建設,實行標準化種植管理,逐步完善灌溉、道路、病蟲害防治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每年實施臨滄堅果提質增效萬畝以上,建成云縣幸福石佛山、永德縣大雪山大棕箐、崇崗大紅山、耿馬縣勐永光木林、鎮康縣南傘田壩王氏堅果莊園、云澳達堅果1號莊園等一批示范基地。累計建成臨滄堅果高優示范基地80余萬畝,建立堅果專業合作社271個。同時,積極探索林藥、林菜、林茶、林果、林糧、林下養殖等林下產業配套模式,重點推廣“堅果+魔芋”“堅果+咖啡”等套種模式,提高了土地綜合效益。
目前,臨滄堅果產業發展取得一些成績,但也存在著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全產業鏈打造有待進一步完善等問題。在下步工作中,臨滄市將緊扣打好綠色“三張牌”的要求,瞄準把臨滄堅果產業打造成為千億元產業的目標,重點在提質增效、科技服務、培育企業、打造品牌等方面求突破,確保到2025年,臨滄堅果產業實現總產值80億元;到2035年,臨滄堅果產業實現總產值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