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海省堅持保護與發展協同共進,依托林草生態資源優勢,綠色富民產業穩步發展,林草生態扶貧成效顯著。
2020年,青海省深入推進枸杞、沙棘、藏茶、大果櫻桃等特色品種標準化、有機化、規模化生產基地建設,特色經濟林種植面積達381.5萬畝,認定有機枸杞種植面積18萬畝,枸杞年產干果量8.41萬噸,產值達31.6億元,枸杞產業帶動就業10萬人。新建青海道地中藏藥材種源基地2個,中藏藥材種植達到17.5萬畝。
青海省還依托森林、草原、濕地、自然保護區和國有林場,大力推進森林康養、鄉村花海等新業態,建立國家森林康養基地2家,生態旅游業蓬勃發展。2020年新認定國家級林草龍頭企業3家、省級林草龍頭企業27家、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387個;全年落實林草生態建設投資60.95億元,同比增長14.5%;建立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6處,林木種質資源庫2處,省級林木良種基地14處,全面完成全省林木種質資源普查工作;審定、認定省級林木良種3個,年供應各類苗木9.63億株,種子20萬公斤。
同時,青海省全力以赴推進生態扶貧,增進民生福祉;積極發揮生態工程帶動作用,堅持管護就業、生態補償、務工增收、定點幫扶等一體推進,生態工程吸納貧困人口用工比例達到30%;加大生態效益補償力度,落實森林、草原、濕地、管護崗位等生態惠民政策,直補農牧民各類資金18.75億元;新實施45個貧困林場扶貧項目,選派83名林草專家進村入戶結對幫扶,6個聯點扶貧村全部脫貧出列。
上一篇:上海閔行區莘莊鎮街面廢物箱大變身
下一篇:貴州林業工作實現“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