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融媒 > 地方傳真 >

牢記囑托,打造綠色發展三明樣板

發布時間:2021-01-25 12:09:03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有用6.jpg


  這是一塊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圣地,這是一片孕育生機與活力的改革沃土,這是一方山清水秀、人民幸福的美麗家園。這里是三明。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先后11次深入三明調研,為三明改革發展指引方向、明確路徑。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通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等方式,一如既往關注三明發展,牽掛著三明人民。


  三明人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和期望,一以貫之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一以貫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揮三明綠色生態優勢,全面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努力構建現代林業生態體系,走出了生態高顏值、產業大格局、品牌上檔次、康養有特色的綠色產業發展之路。


  生態高顏值


  森林覆蓋率高。全市林地面積2850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82.7%,森林覆蓋率78.73%,是中國最綠省份的最綠城市,享有“中國綠都”等美譽。三明最大的特色是綠色、最有競爭力優勢的是生態。“推窗見綠、出門進園”已經成為三明市民共享生態福祉的寫照。


  生態效益好。全市森林蓄積量1.82億立方米,林分畝均蓄積量8.4立方米,居全省第一。三明氣候宜人、適宜康養,森林負氧離子平均濃度達到1500個/立方厘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4倍,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清新”標準。天寶巖、君子峰、格氏栲等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負氧離子平均濃度超過5000個/立方厘米。據測算,森林資源資產價值達2823.16億元,森林生態系統每年為社會提供服務價值達2642.31億元。


  生物多樣性豐富。境內分布高等植物267科1062屬2843種,其中野生南方紅豆杉、東方水韭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45種。有陸生脊椎動物30目102科594種,棲息或者遷徙經過三明林區的鳥類、獸類、兩棲類、爬行類400多種,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銀豹、金錢豹等瀕危物種在三明市都有蹤跡,是福建省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之一。


  產業大格局


  林業是一二三產結合的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將森林形象地比喻為“水庫、錢庫、糧庫”。近年來,三明市牢記總書記囑托,在發展林業產業上大格局部署,2018年三明林業產業總產值超千億元,2019年達1146億元,2020年達1200億元。三明林業產業三產齊飛,譜寫了新時期山綠民富的壯美綠歌。


  一產強村富民。既抓長周期的傳統林業,又抓短周期的林下經濟,2020年全市林下經濟經營面積累計達400萬畝,實現產值131億元;竹林面積達465萬畝,實現竹業總產值266.8億元;油茶種植面積達93.69萬畝,實現產值20.35億元;花卉苗木種植面積達31萬畝,實現產值170億元。


  二產培育龍頭。全市共有規模以上林產工業企業454家,其中國家級龍頭9家、省級龍頭45家;有永安林業、青山紙業、福建金森等3家林業類上市公司;共培育中國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10個、省級品牌86個。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林產工業產值974.5億元(預估),林產工業已成為三明規模最大的產業集群。


  三產生態產業化。三明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態產業化發展思路,并列為“四篇文章”中的“綠色文章”重點推進。主要發揮林深水美人長壽優勢,推進生態產業化發展,打造森林康養、生態休閑等基地,發展培訓研學、休閑旅居、生態觀光、山地運動、自然觀鳥等業態,補強三產短板。培育森林人家91家,有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2個、中國森林體驗基地2個、森林養生國家重點建設基地1個, 5個縣獲評中國森林旅游美景推廣地,2019年實現森林旅游產值51.5億元,接待游客986萬人次。


  品牌上檔次


  三明林業在全國有影響、有地位。不僅森林資源豐富,而且富有改革創新精神,形成了許多在全國有影響、上檔次的品牌。


  三明林改品牌響。三明是全國林改的策源地,永安市的洪田村被譽為是林改“小崗村”,還是全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范區、全國集體林區改革試驗區,三明林改經歷了4個標志性階段:20世紀80年代“林業股東會”1.0時代,2000年初“林業產權制度改革”2.0時代,2014年開始的“林業金融創新”3.0時代;進入新時代,積極應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圍繞“單家獨戶怎么辦、錢從哪里來、林子如何管、產業怎樣興”問題,著力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4.0時代。


  林博會品牌響。三明是全國唯一的海峽兩岸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暨投資貿易洽談會從2005年起已經連續在三明成功舉辦了16屆。近3屆簽約項目320項、總投資703億元;每年都有3000多位海峽兩岸嘉賓客商蒞明參會,有國家部委領導,行業協會負責人,科研院所嘉賓,林博會已經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平臺。特別是林博會以森林食品和森林康養為主題,成功試行市場化運作,舉辦三明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十佳”、綠色食品“十珍”“茶王”和“毛竹王”等特色評選,群眾參與熱情空前高漲。


  林業科研品牌響。三明林業系統現有院士專家工作站4個、博士后工作站5個,中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2600多名。與北京林業大學合作建立唯一的南方林區(福建三明)綜合實踐基地,入選首批國家林業和草原長期科研基地。近5年來,全市實施林業科技項目91項,31項成果獲省級以上科學技術獎,占福建省林業類獲獎項目總數的47%。2016年,將樂金森“林木良種細胞工程繁育技術及其產業化應用”獲得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實現了“給我一個細胞,還你一片森林”的愿景。


  康養有特色


  近年來,三明市委、市政府提出發展全域森林康養產業以來,全市進一步發揮三明“林深水美人長壽”的獨特優勢,主動作為,敢于先試,全力推進全域森林康養產業發展。


  森林康養資源稟賦獨特。三明,位于福建省中部、閩江源頭,是一座林深之城,全域樹茂林豐、自然保護地眾多、生物多樣性豐富,被譽為“中國綠都”。三明是一座水美之城。人均水資源擁有量8717 立方米,是全國人均的4倍。水質優良,轄區3條主要水系18個國(省)控斷面水質100%達到或優于三類水。“天下第一湖山”大金湖、“八閩之心”閩湖水質清澈,風光宜人。三明是一座長壽之城。年平均氣溫17℃-19.4℃,森林負氧離子平均濃度達1500個/立方厘米,是“清新福建”最適宜深呼吸的地方。全市人均預期壽命79.82歲,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歲以上,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2歲,有百歲以上老人108人,福建最長壽的124歲老人生活在這里,是著名的長壽之鄉。


  森林康養產業開篇破題。三明市先后出臺《三明市全域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意見》《三明市森林康養基地評定辦法(試行)》,委托北京林業大學團隊,編制三明市全域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規劃,有序推進森林康養試點基地規范化建設。同時,加大品牌宣傳力度,通過策劃、注冊“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普通商標、集體商標,在第三屆中國森林康養與鄉村振興大會上作典型發言,向全國推介全域森林康養品牌。北京林業大學等權威機構對“中國綠都·最氧三明”進行了品牌論證。與中國林學會森林療養分會合作,開展森林康養基地醫學實證研究。擁有森林康養基地LOGO。組建三明森林康養基地“十養”聯盟,促進自我抱團發展、統一對外營銷。開展對接合作,先后與國家林草局管理干部學院、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睡眠研究會等6家單位簽訂合作協議。


  森林康養基地全域“開花”。2019年,三明市完成泰寧牧心谷森林康養基地、將樂森林康養休閑旅游等19個森林康養項目簽約,總投資63.7億元,目前實現開工建設15個,完成投資2.5億元。目前,三明市擁有全國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單位21個、國家森林康養基地2個,4個基地被列為全省首批職工療休養示范基地。森林康養產業風生水起,遍地芬芳。突出“養心”的泰寧境元森林康養基地、泰寧“耕讀李家”森林康養小鎮,依托大金湖、丹霞地貌等,打造“森林+靜心休養”特色產品。突出“養神”的大田桃源睡眠小鎮,依托森林環境和三明市第一醫院醫技資源,打造“森林+醫養結合”特色產品,設立睡眠專科門診,將“焦慮伴睡眠障礙”列入醫保特殊病種報銷目錄,被中國睡眠研究會授予“中國睡眠康養示范基地”稱號。突出“養身”的清流天芳悅潭森林康養基地,依托當地富鍺溫泉,打造“森林+溫泉休閑”特色產品,開展溫泉療養、休閑度假、客家民俗體驗等活動,與金訶藏藥合作,成立“藏藥新藥開發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福建清流工作站”,開展鍺溫泉水富集濃縮研究。突出“養性”的明溪旦上、紫云森林康養基地,依托“千年鳥道”資源,打造“森林+觀鳥休閑”特色產品,成立全省首個“村社合一、合股聯營”觀鳥合作社,推進觀鳥產業發展。


  三明市將繼續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全力打響“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品牌,加快推進“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作者:劉繼廣 黃海 繆麗娟責任編輯:西冷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