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草局三北局包片指導組日前赴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甘州區,實地查看項目建設情況,了解項目建設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并聽取相關意見建議。
“三北”工程攻堅戰打響以來,張掖市建立了荒漠化綜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設工作協調機制,制定印發《張掖市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設運行管理辦法》,成立項目工作專班,細化完善“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制定了《中央預算內及國債資金支付流程》,規范項目資金管理。統一作業設計編制標準,組織發改、財政、自然資源、水務、林草等領域專家開展項目評審和修改審核,切實把牢項目規劃設計的文本關、數據關、落地上圖關。協調水務部門,利用春、冬閑余水、中水搶灌林地,合理開發利用苦咸水,緩解水資源短缺矛盾。搭建種苗行業交流平臺,實現了苗木供需信息共享和林木種苗資源保障。協調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科技攻關,在項目規劃設計中突出科技支撐和技術應用。當前,張掖市上下聯動、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逐漸形成。指導組深入高臺縣八壩灘、南華灘、西沙窩以及甘州區黑河林場實地察看了黑河流域林草沙綜合治理項目。
結合調研情況,指導組對張掖市工程建設提出建議:一是要加快2024年重點項目結轉任務建設進度;二是要加快做好2025年重點項目前期工作,河西走廊造林時間窗口短,要提前做好種苗、沙障等物資儲備,確保不誤林時;三是要強化聯防聯治,打破行政界線,高臺縣和肅南縣要一體推進西沙窩鎖邊林草帶建設,確保流沙不向綠洲擴展,建成一批重要成果;四是要加強項目建設質量監管,積極探索監督管理新辦法、新模式,提升質量監管水平,確保項目全程閉環管理;五是要加強后期成果管護,探索“國有林場+”模式,由輸血向造血轉變,確保項目成果持續發揮效益;六是要及時總結成功經驗,推動科技創新,加快荒漠化綜合防治建設步伐,為“三北”工程重點項目提供更多成熟的技術支持和可復制的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