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經吳堡45.7公里,是該縣重要的生態屏障。近年來,吳堡縣持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治理,逐漸把生態“好風景”變成群眾的“好生活”。
宋增進是吳堡縣遠近聞名的“攝鳥達人”,經常帶著相機蹲守在黃河岸邊,記錄野生鳥類的曼妙姿態。近十年來,他的鏡頭里收錄了60多種鳥類,用影像定格了大量吳堡出現的珍稀鳥類,也見證了吳堡黃河流域的生態變化。
“我發現沿黃的候鳥種類越來越多,有些鳥類從候鳥變為了本地的留鳥,長期駐扎下來繁衍后代,而且黑鸛、紅嘴藍雀、鴛鴦等鳥類可以長期在黃河岸邊看到,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黃河流域生態逐漸變好,為這些鳥類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環境?!彼卧鲞M說。
鳥類的棲息繁衍是生態改善的風向標,“十四五”以來,吳堡縣持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屏障治理,建成淤地壩26座,可攔截泥沙900萬立方米,同時新增壩地1200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37平方公里,取得了顯著成效。
吳堡縣岔上鎮川口村村民薛耀章從小生活在黃河邊,開快艇已經六年多了。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近年來的巨大變化感觸頗多,他說:“現在的黃河水特別清,魚多、鳥多,游客也多了,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了?!?nbsp;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4年,吳堡縣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按照“一心三區四線多點示范”工作思路,科學有序推進國土綠化,全縣新增造林綠化3.98萬畝、綠化道路50公里,讓沿黃生態綠色廊道建設由“淺綠”向“深綠”加快轉變。
“我們村依靠發展沿黃特色產業和旅游業,去年村集體收入33萬元,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今年,我們計劃打造黃河沿岸特色采摘園,實現農文旅融合發展?!眳潜たh岔上鎮川口村黨支部書記任彥榮說。
從荒蕪脆弱到綠色宜人,從“飛鳥難覓”到“百鳥翔集”,由濁變清的黃河水就是生態答卷最鮮活的注腳。眼下,吳堡的黃河城區段水生態休閑公園正在加緊建設,沿黃土石山區植物園也即將開放,“母親河”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成為造福百姓的“幸福河”。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剛剛公布!中國首富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