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可以吃、羊奶可以喝、羊毛羊皮可以紡織服裝,但你是否知道,羊糞其實也是一筆寶貴的資源呢?
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擁有天然草場2066萬畝,年存欄羊108萬只,羊糞作為常見的牧業廢棄物,除少部分用以焚燒外,其余未經處理的糞污,不僅污染環境,清理起來也費時費力。而今,這些富含有機質的“黑珍珠”經過科技賦能轉化為有機肥料,不僅為牧民開辟了新的增收渠道,還讓渾善達克沙地吃上了定制“營養餐”。
在內蒙古喜羊羊生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經過粉碎、篩選、增加菌種、發酵等工序后原本不起眼的羊糞搖身一變,成為一袋袋有標識、有品牌的有機肥。車間外,加工好的有機肥料通過傳輸帶源源不斷地裝進貨車當中,準備運往渾善達克沙地治理項目現場。這些肥料含有豐富的天然有機質和礦物質,能夠高效、快速地提高土壤養分,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增強土壤的透氣性和保水性,讓沙子變得能抓得住營養,從而促進草原植被的恢復和沙地植被的固沙。
內蒙古喜羊羊生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占斌說:“現在咱們的有機肥,主要是以錫林浩特周邊牧戶家散養羊的羊糞做的。這個用到草場上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提高草場的產量,給牧民帶來增產增收。我們現在和內蒙古農大還有渾善達克研究所有合作研究的項目,包括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肥、復合微生物肥,這些針對草場退化更實用的肥料,希望為以后的草場生態修復做出更好的肥料。 ”
據了解,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自治區級創新型中小企業,內蒙古喜羊羊生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始終秉持“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的理念,多年來致力于生物有機肥的研發與生產,目前該企業每年可生產8萬噸粉末有機肥,消耗20萬立方米左右羊糞,這些羊糞全部從錫林浩特市周邊的牧民家收購而來,每戶牧民每年可提供約500立方米羊糞,為家庭帶來3萬元的額外收入,而生產出的有機肥料則被廣泛應用于錫林浩特市貝力克牧場、正藍旗、阿巴嘎旗、西烏珠穆沁旗的渾善達克沙地治理項目,真正實現了“牧民供料—企業加工—生態反哺”的綠色循環。
隨著一車車有機肥被均勻地撒在沙土上,土壤質量得到了有效改善,沙地上的植被也逐漸茂盛起來。經監測,在添加有機肥料實施生態修復后,部分退化草原的草地植被覆蓋度和生產力得到有效提高,植被明顯復壯,生態系統穩定性得到加強。曾經羊群留下的“煩惱”,如今卻變成了沙地治理和生態修復的“寶藏”。
下一篇:沉香產業成為廣東林業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