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電白沉香種植歷史悠久,沉香品質優良;東莞莞香文化底蘊深厚,承載著獨特的文化記憶;中山五桂山孕育了國內一半以上的野生土沉香……在廣東,沉香產業已發展成為林業產業新的增長點。
廣東省沉香主要產區分布在茂名、東莞、中山、惠州等地。其中,茂名沉香種植面積超27.72萬畝,全產業鏈產值超68.6億元,正加速向年產值100億元的目標邁進。
茂名市電白區觀珠鎮奇楠苗木培育基地 廣東林業事務中心供圖
觀珠鎮沙桐村是茂名市電白區沉香產業重點區域,沿著進村大道看去,帶有沉香字眼的商鋪招牌比比皆是。這里聚集著大量沉香苗木場、沉香企業和作坊,涵蓋種苗、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村內除了沉香商鋪,還有沉香飯店、沉香體驗館,豐富的沉香主題業態吸引了眾多客商和游客前來。
作為全國聞名的沉香交易集散中心,沙垌村是全國奇楠品種育苗和種植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的地區。村民依托沉香產業,不僅守護住了綠水青山,更收獲了“金山銀山”。
“沉香樹的葉子可制成茶葉,香材提取物則可用于制作芳香療品,枝干可做成木雕擺件,還可以用作生活用香、制藥保健。”據茂名市電白區觀珠鎮黨委委員香婷婷介紹,沉香渾身都是寶,圍繞沉香樹的種植、加工、流通、收藏、藥用、文創、大健康、養生等環節,可以形成完整的三產融合產業鏈。
據茂名市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挺介紹,近年來,茂名不斷擴大沉香種植規模,積極通過線上線下渠道,拓寬國內外市場,實現了沉香出口“零的突破”,同時,積極打造沉香全產業鏈條。據統計,茂名現有沉香企業(含合作社、個體戶等)超8500家,從事種植、加工、銷售沉香的群眾超15萬人。通過種植沉香,村民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真正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為促進沉香全產業鏈發展,我們還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結合百墟千村振興計劃,高標準建設沙垌沉香中心,深度拓展‘沉香+展覽+服務+旅游’的新型業態。”電白區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劉漢強介紹,電白區正通過品牌化引領、園區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社會化服務、融合化發展,推動沉香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茂名積極打造“五棵樹一條魚一桌菜”全產業鏈條,出臺《茂名市沉香產業提升行動工作方案(2022—2025)》《茂名市沉香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0年)》兩份指導性文件,沉香產業發展持續向好。
茂名電白沉香產業的提升發展,是廣東政策助力沉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全省各地立足資源稟賦,紛紛出臺政策措施,推動沉香產業發展。東莞市政府出臺《莞香文化產業發展實施方案》,通過實施“八個一”工程打造“東方香都”。惠州市惠東縣相繼出臺《惠東縣發展沉香產業實施方案》《惠東縣退桉改香實施方案》《惠東縣綠棋楠沉香產業發展兩年行動方案》,強化服務舉措,落實優惠政策,激發沉香產業活力。
2020年以來,廣東省林業局會同有關部門,陸續制定了《關于促進林業一二三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林業特色產業發展基地培育和管理辦法》等文件,制定《廣東省林業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印發《廣東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促進沉香等南藥產業發展。此外,廣東還完善沉香產業體系建設,支持企業自主研發沉香新產品,在沉香分類與價值評估、全系列沉香原料質量標準、研發地理標志產品、挖掘沉香古療法方面發力,開展沉香全產業鏈條技術攻堅,助力沉香產業提檔升級。
在各項政策支撐下,廣東沉香產業蓬勃發展。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圍繞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三大效益”,持續推動沉香產業發展,實現沉香產品與文化融合、香文化與中藥文化融合、康養與旅游融合,切實將廣東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