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推動北京森林康養產業差異化多元化發展

發布時間:2024-08-12 17:37:05  來源:林草價值網鏈

森林康養是以促進大眾健康為目的,利用森林資源、優良生態環境資源、林區食藥資源和生態文化資源并與醫學、養生學、自然體驗等深度融合,科學開展養生、養心和養老的生態服務活動。近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人表現出了對森林康養的需求。

2012年,北京開始森林康養的探索實踐,嘗試引進和推廣日本、韓國及歐洲發展成熟的森林療法。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等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合理利用森林及景觀資源發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產業,提高林草資源的綜合效益,推進“森林+”旅游新業態,全面提高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促進形成各具特色、可持續的森林康養產業體系。

在政策支持下,北京森林康養消費規模持續擴大,但森林康養產業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部分基地由于還在規劃建設中,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不足,已建成的森林康養基地對于森林康養的內涵以及產品、活動等宣傳較為欠缺。同時發展森林康養產業需要一批涉及產品研發、管理、營銷和服務等多個領域的專業化、高素質人才,但北京森林康養人才隊伍以經營型人才以及森林康養師、自然體驗師等專業技術型人才為主,缺乏服務人員。此外,森林康養產業發展還受生態保護要求及氣候環境、同行業及其他康養旅游行業競爭、游客森林康養需求多樣化和個性化等外部因素影響。

聚焦制約北京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重點突出問題,推動森林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發揮優勢,把握機遇。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森林面積達1279.8萬畝,森林覆蓋率44.9%。作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具備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的地理區位優勢和生態資源優勢。一方面,可以將豐富的歷史文化融入森林康養中,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森林康養產品和項目。如在森林康養基地附近設置歷史文化展示區,在森林中設置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步行道等,也可以定期地舉行京劇、民樂等傳統藝術表演,讓游客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感受傳統文化。

另一方面,抓住政策扶持和健康消費升級的機遇。相關部門需制定針對性的發展規劃,加強區域間合作,推動森林康養產業布局優化和產業升級,鼓勵適合開展森林康養的森林公園、森林旅游景區轉型,并加強招商引資,吸引更多企業和人才投入森林康養產業發展中,以推動森林康養產業規模的擴大。

與此同時,北京森林康養相關企業需積極創新,提升康養產品和服務質量,加強與政府、行業協會等的溝通合作,開發區域性森林康養項目等,更好地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個性化森林康養需求,推動整個產業協同發展。

二是夯實基礎,引導需求。針對北京地區森林康養基地設施建設不完善和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北京相關部門可以推出更完善的森林康養發展政策,如政策性財政補貼、稅收減免、利率優惠等,為森林康養基地的設施建設和運營提供資金支持。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和社會資本投資森林康養項目。同時加強交通建設,修繕或新建連通森林康養基地的專用道路,提升各地森林康養基地的可達性。對于參與森林康養消費的游客給予一定的優惠和補貼,以刺激公眾對森林康養產品和服務的消費意愿。

企業可以充分利用政策扶持,進一步完善、改造、優化現有的森林康養基地以及適宜開展森林康養活動的其他森林資源景區的基礎服務設施,如利用現有的房舍和建設用地,建設森林浴、森林氧吧、森林療養場所、森林康復中心等。同時,企業需要結合游客需求對旅游產品進行整合,提升服務質量,如利用大數據分析,提供個性化的康養方案,或者利用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的森林康養體驗。

三是突出特色,智慧賦能。注重產品開發和創新,合理利用森林時令變化特點,開發應季森林康養產品和服務。春季開展賞花踏青、森林騎行等活動。夏季開展深林避暑體驗、夜間觀星、生態夏令營、森林音樂會或電影之夜等活動。秋季開展采摘活動,也可以在候鳥遷徙時開展觀鳥等活動。冬季開展森林雪景觀賞、森林冬季療法活動,以及森林雪地音樂會、冬季生態知識講座等特色森林康養活動。

與此同時,北京應充分利用其科技優勢,探索建立完善的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和管理體系,提高森林康養產品和服務質量。在基地建設和管理方面,推動森林康養項目科技化,如利用智慧景區技術,構建智慧森林康養基地,定期監測和評估森林康養項目的實施效果。開發北京市智能森林康養基地管理系統,利用先進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森林資源智能化管理,以及各業務系統的協調管理,提升基地管理效率。在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方面,結合當地生態、人文資源情況和特點,設計開發森林康養產品,發展不同類型、能體現當地特色的康養模式,如森林溫泉康養、民族醫藥康養、親子教育康養等,避免森林康養模式同質化。

四是生態優先,持續發力。企業在確定森林康養基地前,首先需進行生態評估,確保選址不會對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和生態敏感區域造成影響,同時要設立生態監測站,實時監控森林健康狀態。基地設施建設應采用綠色建筑材料和技術,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此外,根據不同森林的生態承載能力,限制游客數量,便于森林康養基地的運營維護及游客管理等。

融合高校和社會培訓渠道,加強森林康養專業人才培養。北京森林康養基地應加大對現有從業人員的培訓,與高校合作培養具備醫學保健、心理咨詢、健康服務等專業知識的森林康養人才。加強與森林康養、醫療護理發達國家,以及國內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較好地區的交流。

深度整合資源,推進森林康養品牌建設。推出“生態+文化”“生態+醫療”“生態+美食”等康養組合套餐。通過設計獨特的品牌標識、口號等,塑造森林康養品牌形象,并定期組織康養節、森林音樂會等品牌活動,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注重口碑建設,認真對待市民游客的意見建議,做好宣傳推廣。

當前,北京森林康養產有業著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但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共同參與,高質量提升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水平,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1723455797037(1).jpg


作者:馬寧 秦光遠責任編輯:林草椅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