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教輔培訓 > 專家講堂 >

十年兩步走,森林河南將這樣實現

發布時間:2020-02-24 16:46:44  來源:

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原經濟區和中原城市群的主體、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源頭所在地、全國糧食生產核心區……區位關鍵,生態安全戰略地位重要。


半個多世紀以來,河南人民大抓植樹造林,使大部分荒山得到綠化、大面積沙荒得到治理。但總體上來看,全省森林資源仍然總量不足、質量不高、效益不強。如何加強山區造林綠化和森林質量提升,提高生態承載力;如何加強平原農田林網建設,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如何加強大江大河及水網生態保育帶建設,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等一系列事關國土生態安全的重大問題,歷史性地擺在我們面前。


今年9月1日,河南省政府正式公布《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這是未來10年河南林業生態建設的總方略。


描繪森林河南宏偉藍圖


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堅持“三增、四轉、五統籌”的總體要求。“三增”即增綠量、增容量、增效益;“四轉”即從生產建設向生態建設轉型、從林木經營向森林經營轉型、從林業經濟向林區經濟轉型、從粗放增長向集約增長轉型;“五統籌”即統籌森林、濕地、流域、農田、城市五大生態系統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統籌規劃;堅持穩中求進,提質增效;堅持合理布局,調整結構;堅持改革創新,科技引領;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堅持著眼長遠,分步實施。規劃將分為2018年-2022年、2023年-2027年兩個五年期實施。


宏觀布局,分區施策,落實“一核、一區、三屏、四帶、多廊道”的總體布局。


“一核”即鄭州大都市生態區建設。包括鄭州、開封、新鄉、焦作、許昌等5個省轄市的32個縣(市、區),總面積1.59萬平方公里。按照“大生態、大環保、大格局、大統籌”的要求,統籌推進森林、濕地、流域、農田、城市五大生態系統建設,加強城郊森林、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建設,打造綠樹成林、河流湖泊互聯互通的景觀,打造中原森林城市群的“綠芯”,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美麗鄭州,促進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大都市區建設。保障鄭州作為“一帶一路”節點城市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物流通道樞紐的生態安全。


“一區”即平原生態涵養區建設。包括黃淮海平原、南陽盆地,涉及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南陽、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等15個省轄市的66個縣(市、區),總面積6.74萬平方公里。與高標準糧田工程建設相結合,加強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積極穩妥地推進農田防護林完善和提升,構建平原生態綠網,加強沙化土地治理和退化林修復。加強四旁綠化、村鎮綠化和庭院綠化。


“三屏”即太行山地生態屏障、伏牛山地生態屏障、桐柏-大別山地生態屏障建設。涉及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濟源、洛陽、平頂山、許昌、三門峽、南陽、信陽、駐馬店等12個省轄市的60個縣(市、區),總面積8.37萬平方公里。在太行山地區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保持水土,營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伏牛山地區加強天然林保護,開展石漠化治理,調整優化森林結構。


“四帶”即沿黃生態保育帶、沿淮生態保育帶、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及干渠沿線生態保育帶、隋唐大運河及明清黃河故道生態保育帶建設。涉及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三門峽、南陽、商丘、信陽、駐馬店、濟源等16個省轄市的111個縣(市、區),總長度4027公里。根據主要河流、干渠和故道的生態需求,增強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減少面源污染等生態功能。沿黃生態保育帶著力增強林林木的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減少面源污染等生態功能。沿淮生態保育帶強化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功能。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主要建設水源涵養林、水質保護林及污染防控林,干渠沿線加強寬防護林帶建設。隋唐大運河(含通濟渠、永濟渠)及明清黃河故道生態保育帶加強濕地保護修復和生態防護林建設,建設森林旅游休閑康養產業廊道。


“多廊道”即構建“米”字形高鐵、干線鐵路、高速公路、國省縣道、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為骨架的生態廊道網絡建設,總長度11.3萬公里。在道路、河流兩側營造防護林帶,形成連通全省的生態廊道網絡。


在整體布局中,我們將以建設中原森林城市群、森林鄉村為總抓手,以建成“五個一”為具體抓手,即建成1個以國家森林城市為主體的中原森林城市群、100個省級森林城市、100個森林特色小鎮、1000個國家級森林鄉村、10000個省市縣級森林鄉村,全力打造天藍地綠水凈、宜居宜業宜游的森林河南。


規劃十大重點林業工程


為確保規劃目標和任務實現,圍繞五大生態系統建設,河南謀劃實施十大重點林業工程。


——大規模國土綠化工程。一是抓好山區生態林建設,加大困難宜林地造林、立地條件較好的灌木林地改造和未達標造林地的補植補造力度。全面開展封山育林,強化封禁、育林、管護等措施。二是抓好平原防風固沙林建設,因地制宜、因害設防。三是抓好農田防護林建設,結合高標準糧田建設,以鄉道、村道和河流溝渠林帶為骨干,完善和提升農田防護林體系,提高農田糧食生產能力。四是抓好廊道綠化。通過新建和更新,實現廊道綠化向美化、彩化升級,豐富綠化層次,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景觀走廊。五是抓好石漠化治理。堅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并舉,營造水源涵養林與水土保持林,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加強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結合,減少水土流失。六是抓好國家儲備林建設。利用開發性、政策性金融貸款,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企業自主運營等模式,通過現有林改培、撫育等措施,營造和培育珍貴樹種和大徑級用材林等國家儲備林基地。


——森林城市建設工程。規劃期內,河南將建設國家森林城市37個,力爭到2022年,省轄市全部建成國家森林城市。縣(市)層面,新增國家森林城市30個。推進省級森林城市建設和森林特色小鎮建設。依托森林、自然風光等資源,重點發展森林康養和生態觀光,推進林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創新發展主導產業特色明顯、復合優勢度高的特色村鎮。推進中原森林城市群建設。依托創建的國家和省級森林城市,加強城市之間成片森林濕地、生態景觀林帶、綠色生態水網、生態廊道等生態空間的連接,構建互聯互通的森林生態網絡體系。


——鄉村綠化美化工程。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抓好四旁綠化、村屯綠化、庭院綠化等身邊增綠行動,房前屋后見縫插綠,田間地頭造林增綠,建設路河沿線風景林、村中空地休憩林、村莊周圍護村林。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和苗木花卉基地,建設一批森林鄉村,提升鄉村宜居水平。


——優質林果工程。優化優質林果產業發展布局,因地制宜擴大優質林果種植面積。加強優質林果生產基地建設,推進產業化經營,發揮區域優勢,建設核桃、油茶、蘋果、石榴、柿子、大棗、杜仲、花椒、山茱萸、元寶楓、獼猴桃等生產基地,開展無公害產品、綠色、有機產品認證,加強質量監督檢驗,促進果品安全。努力推進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農民收入,助力精準脫貧。


——森林質量提升工程。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大力推進森林結構優化調整。調整林種結構,形成喬、灌、花、草、藤“五形”合理配置,實現綠化、美化、花化、彩化、果化“五化”協調統一。完善功能結構,滿足生態林、經濟林、景觀林、防護林、固沙林等多種功能需求。優化布局,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努力形成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和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濕地保護與建設工程。開展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濕地恢復、濕地保護、濕地景觀營造、科普宣教旅游設施基礎工程建設。全面提升黃河干流、淮河干流、沙潁河、唐白河、湍河、伊洛河及平原地區等濕地生態系統質量。重點搞好鄭州黃河中央濕地公園、宿鴨湖濕地恢復與利用、白龜湖濕地保護提升工程、丹江口庫區、小浪底水庫、南灣水庫、出山店水庫等大型骨干濕地保護、恢復與建設工程。


——森林資源保護工程。加強自然保護地管理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現有1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17個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極度瀕危野生動物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規劃期內通過建立保護小區或保護點搶救性保護極度瀕危野生動物6種和極小野生植物種群9種;新建、擴建和完善野生動物監測站15處和鳥類環志站3個;完善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建設15處;建設伏牛山世界植物大觀園,探索建立國家公園;加強公益林地管護,保護古樹名木,建設和完善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庫。


——林業產業融合發展工程。充分發揮森林產品品種豐富、可再生、綠色無污染的優勢,依托森林資源和特色林業產業基礎,推動林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中華生物園為龍頭,做強以森林資源培育為主的第一產業,做優以林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第二產業,做大以森林生態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加快林業產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強牡丹、月季、菊花、蠟梅以及鮮切花、盆花等特色花卉品種推廣及基地建設。加強鄉土樹種和珍貴樹種的苗木基地建設,重點發展杉木、馬尾松、側柏、楸樹等苗木生產基地建設,提升苗木質量,增強苗木生產供給能力。利用河南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的優勢,形成全國知名的南樹北移、北樹南遷的引種馴化基地和苗木培育生產中心。構建以森林公園為主體,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等相結合的森林旅游休閑體系,加快推進國家森林步道建設,規劃期內新建森林康養基地210個。提升核桃、油茶、油用牡丹、棗等經濟林產品企業加工能力。發展林藥、林菜、林草、林花、林茶等林下種植和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養殖。


——林業科技支撐工程。包括林業應用基礎研究與關鍵技術攻關示范,新成果、新技術、新品種推廣和標準示范基地等建設。規劃期內開展優質用材樹種、優良鄉土樹種、優良木本糧油樹種、珍稀樹種等新品種選育、林業新裝備研發、審(認)定林木良種和新品種等100項,開展重點科技關鍵技術攻關與示范100項,建立科技與標準化推廣與示范園(基地)500個,制(修)訂林業行業標準200項。


——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加強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智慧林業”、國有林場基礎設施、林業基層站所、森林公安等建設,對全省93個國有林場,改擴建危舊管護站點用房等。


責任編輯:朱子桐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