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科研技術 > 新興產業 >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林草現代化

發布時間:2024-08-24 23:17:42  來源:林草價值網鏈

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將“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林草興則生態興,生態興則文明興。林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是推進林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路徑。深入貫徹落實《決定》關于“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的要求,加快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生態保護修復、生態災害防治、綠色生態產業、林草管理服務等領域的廣泛應用,賦能林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邁上新臺階、步入新征程。

完善生態感知體系,提升林草生態保護修復能力

在森林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方面,通過衛星影像分析,跟蹤森林生態系統實時變化,運用遙感和深度學習技術,及時發現森林消長變化,進行動態監測,有效評價森林生態健康狀況。利用人工智能、林業大模型、機器學習方法,建立面向主要森林類型、區分自然和經營條件下的森林生長收獲預估模型體系,助力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管理。應用遙感衛星、無人機、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編制新一代森林數表,支撐森林資源精準監測與質量提升。利用智能控制植樹機器人、林業經營智能機器人、林業施肥機器人開展營造林作業,結合機器視覺技術,感知林木種類和環境變化,進行精準預測和演算,實現智能無人自動化操作。

在草原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方面,建立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與地面監控探頭相結合的立體監控網絡,發展人工智能自動圖像識別技術,突破對野生動物和草原有害生物的地理位置、群體數量識別技術瓶頸,實現對草原禁牧、草畜平衡、草原有害生物、破壞草資源等情況的實時監控預警,為依法嚴格保護草原和促進草原合理利用提供技術支撐。基于草原監測預警信息與草原生態修復技術成果資料,建立草原大數據庫,開發草原生態修復專家支持系統,自動生成“草原生態修復處方一張圖”。研發種草改良無人機、無人駕駛機械等技術產品,實現自主精確播種改良,提高草原生態修復效率。

在濕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方面,利用新一代多媒體智能技術,將濕地衛片、航片等信息和數據進行綜合使用、協同認知,推進濕地規劃、保護、監測和管理智能化。應用深度學習技術,構建濕地動態變化趨勢預測模型,精確模擬不同環境條件下的濕地演變過程,通過實時監測和分析濕地環境,形成科學的濕地修復方案,加強濕地資源的恢復與治理。

在荒漠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方面,應用無人機低空遙感技術、圖像識別和大數據技術,高效、實時、全自動化地開展數據采集,提高荒漠生態系統監測調查水平、荒漠生態系統安全評價工作效率。

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通過野外紅外相機監測、野生動物聲紋、衛星定位追蹤、圖像的智能識別等技術,加強野生動植物的物種調查監測與保護。利用大數據空間分析,預測物種遷徙路徑和棲息地情境變化, 針對性優化保護策略,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精準性。

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方面,基于泛在通信網絡和人工智能技術,運用無人駕駛巡護車和智能巡護機器人,進行自然保護地監測與巡護管理。利用分布式數據庫、云計算、人工智能、認知計算等技術,建設自然保護地“多規合一”信息平臺,及時掌握資源分布和動態變化,分析各種自然保護地的保護現狀和保護成效,為生態治理和預防生態退化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健全智能監測體系,提升林草災害預警防治能力

在林草火災預警防治方面,綜合利用衛星監測、無人機巡護、視頻監控、熱成像智能識別等技術手段,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的林草防火監測預警系統,加強林草火情預警。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和無人機遙感技術,構建無人機群森林防火智能化察打一體作業體系,推動“打早、打小、打了”防滅火目標實現。應用通信和信息指揮平臺,提高森林草原火險預測預報、火情監測、應急通信、輔助決策、災后評估等綜合指揮調度能力和業務水平。

在林草有害生物預警防治方面,應用視頻監控、物聯網監測、大語言模型等技術,構建多源數據融合平臺,實現實時監控與動態數據采集,結合林草有害生物智能圖片識別與地面巡查數據,開展數據挖掘分析,提高林草有害生物預警預報與綜合防控能力。

在沙塵暴預警防治方面,應用大數據挖掘與深度學習技術,結合位置、網絡和移動終端等服務,構建沙塵暴預報預警模型,開展智能預報與自動化預警,提升沙塵暴災情監測、預報預警綜合能力,為降低災情損失提供智慧手段。

在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預警防治方面,利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重點解決疫源候鳥遷徙、野生動物重要疫病本底調查、疫病快速檢測等難點問題,提升現場快速診斷、主動預測預警、疫情防控阻斷等方面支撐能力,變被動防控為主動預警。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激發林草產業發展新動能

在木竹加工制造方面,利用智能芯片、機器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打造全流程無人化生產車間,提高木材加工利用生產過程的數字化和自動化水平,實現智能化控制、精準化配置、高效率利用和可持續發展。

在經濟林和林下經濟方面,通過科技創新、優化品種,調整產業結構,建設一流的經濟林產業原料基地,形成生產、加工、銷售、市場完善的產業體系,實現智能種植、智能感知、智能監控、智能采收的全鏈條智能化。

在竹藤花卉方面,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優化種植方案,實現花卉智能化設計與管理,使竹藤園林設計、種植、采集、儲存、分析變得更加高效和精準。將圖像視覺智能搜索與植物園實地場景結合,打造基于AI的智慧植物園,為公眾提供植物識別、植物地圖精準推薦等應用場景,為公眾帶來竹藤園林景觀的新體驗。

在生態旅游方面,建設AI公園,利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人臉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情感分析和人機界面等技術,開發虛擬機器人公眾服務系統,形成自然保護地智能公共服務新模式,為社會公眾提供智能咨詢服務。通過人工智能+地理信息技術,結合大數據、人臉識別、車牌識別、電子門票智能管理等手段,監測游客流量、游人位置、人員密度,分析景點環境承載力,對景區進行實時監控、引導和預警,為游客提供智能服務和新的旅游體驗,全面提升生態旅游景區的智慧化管理水平。

推動信息技術與林草政務深度融合,構建林草管理服務新模式

在林草行政管理方面,建設生態大數據中心,打造生態大數據監測采集體系,加強生態治理,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無人值守智能運維監控平臺,依托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對數據庫、操作系統、虛擬機、服務器、存儲、網絡運行狀態的全面監控,對信息更新情況、互動回應情況、服務實用情況和敏感信息等進行綜合分析,提高系統運維的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實時性和準確性。建設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安全態勢感知平臺,提升行業網絡安全管理水平。

在林草公共服務方面,建設智能化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并以大數據分析為核心,重構智慧感知、智慧評價、智慧決策、智慧管理和智慧傳播的政府管理新流程,形成政務服務新格局。依托中國林業網,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為林農、林企及社會公眾提供方便快捷、權威全面的信息服務,提升智慧服務水平。加大力度推進智能化新媒體建設,開展林草業態勢綜合展示與智慧生態系統展示創新應用。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采用聊天機器人等人工智能手段,實時在線解答群眾疑難問題。

在林草決策服務方面,開展智慧林草大數據一體化應用,通過大數據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全面增強林草業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水平,綜合運用海量數據進行態勢分析,為科學決策提供新手段。以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充分發揮林草生態建設主體功能為宗旨,集約化整合、分析信息資源,構建支撐林草業核心業務的信息基礎平臺,實現部委間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為國家生態建設、保障和維護生態安全提供決策服務。

全面推進林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大戰略任務。林草系統要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林草工作融合創新為抓手,著力完善林草治理體系、提升林草治理能力,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貢獻。

微信圖片_202405032159282.jpg


作者:符利勇責任編輯:林林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