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浙江首推共享林事服務中心破解林業發展難題

發布時間:2025-05-27 19:47:11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全省集體林地占林地總面積95%以上。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分散經營導致的資源盤活難、技術落地難、服務覆蓋難問題日益凸顯,阻礙了林業產業發展。

999.jpg

去年以來,浙江省積極探索改革創新,不斷調整林業生產關系,在全國率先啟動共享林事服務中心建設試點,旨在通過整合碎片化資源、聚集專業化服務、集成智慧化技術,推動浙江林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進程。

在建設共享林事服務中心過程中,堅持市場化運營和專業化服務“兩手抓”,從最基本的勞務服務到后續的設備、產品以及信息服務,實現林業一二三產業全覆蓋。同時,通過市場反饋,主動提升林事服務質量、提高服務隊伍技能素養。

破解可用資源分散難題

共享林事服務中心通過整合資源、搭建共享平臺,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地處浙西的常山縣林業資源豐富,卻面臨林業勞動力短缺、技術薄弱、機械化水平低等問題。為解決這一困境,常山縣打造了常山現代林事服務中心,打通為林農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該中心由省級國企、縣級國企和10個村集體共同成立強村公司負責運營,以油茶產業全鏈條服務為主導,投入300萬元,購置履帶式搬運機、升降采摘機、植保無人機等設備。

公司將閑散的農田集中經營,建立共富果園1300畝,成立10個農作生產小組,每年有2000余人獲得土地租金,為周邊林農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發放勞務工資80余萬元,調配季節性用工5000余人次,并通過建設萬畝油茶基地、萬畝毛竹基地、千畝云霧茶基地等,2024年實現銷售額3000多萬元,帶動輻射范圍內28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平均增收超30萬元,帶動約5萬農戶增收致富。

該中心一方面為林農提供共享機械設備、種苗、肥料等生產資料,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為低收入林農提供生產崗位,對參與入股中心建設的林農,年終還以“分紅”形式還利于民,以激發其勞動積極性,實現全民共建共享。

破解成果應用滯后難題

科技是打開林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金鑰匙”。浙江省共享林事服務中心以“科技強林、機械強林”作為重要抓手,培育職業化、知識化、年輕化的新型農民,開展機械化、數字化、信息化的專業服務。通過集中引進先進技術,開展技術培訓和示范推廣,幫助林農掌握現代林業技術,研發和推廣林業適用機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在遂昌縣共享林事服務中心,林農劉師傅正通過數字化平臺預約無人機巡林服務。屏幕上,近千畝山林的三維建模圖清晰標注著需要噴粉的區域。“以前雇人巡山要半個月,現在使用無人機兩小時就能完成,還能做到精準用藥,成本降了六成。”劉師傅感慨道。

遂昌縣共享林事服務中心通過研發浙林衛士系列林業噴煙無人機、噴粉無人機以及“浙林勇士”林業大載重吊運無人機、林業病蟲害監測無人機等,在油茶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保花保果、吊運果實、脫殼烘干等方面開展全鏈條服務。今年,該中心還新增了油茶剝殼機設備,效率可達每小時520公斤,再利用烘干設備烘干油茶籽,原始油茶籽制備周期縮短至3天。

破解服務供給不足難題

林業生產涉及種植、管護、采伐、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傳統服務模式難以滿足多樣化需求。共享林事服務中心通過提供“一站式”服務,整合林業部門技術力量、社會化服務組織和數字化平臺三大資源,涵蓋技術指導、政策咨詢、市場對接、金融服務等,為林農和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

青田縣共享林事服務中心通過收購油茶果實現共同富裕。2024年,收購油茶果140萬公斤,可產油7.5萬公斤,產值超1000萬元,平均為每家強村公司增收10萬元以上。同時,輻射周邊鄉鎮,帶動6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年增收近5萬元。

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更多的集體林地通過平臺收儲交易后開展規模化經營,對于規范化、標準化的服務需求只增不減,也對林事服務中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浙江省將指導各地加快建設進度,在“林機服務、勞務用工、生產加工、技術支持”4個核心內容基礎上,不斷增加拓展統管代管、產品銷售、金融服務等服務內容,提升產業發展服務能力,實現中心經營效益和林業產業效益“雙提升”,擴大“共享林事”品牌的社會影響力。

責任編輯:張凱璐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