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玉門市林草局深入學習貫徹生態文明思想,更好學習宣傳貫徹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切實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為筑牢玉門生態安全屏障、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玉門作出新貢獻。
以“林長制”促進“林長治”。玉門市緊緊圍繞全市區位和產業優勢,以林業和草原發展“十四五”規劃為藍本,以國家省市相關政策導向為主要依據,擔當作為抓落實,爭先跨越促發展,以“林”為主題精準發力,以“長”為核心履職盡責,以“制”為根本探索創新,聚焦“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五大任務,全面推進科學綠化,全面建立林長制組織體系與運行機制,形成保護發展林草資源的強大合力,彰顯出強大的制度優勢,構建起齊抓共管保護發展森林草原資源工作的大格局,推動逐步實現森林草原資源管理方式、巡林護林向智慧化、數字化管理轉型的新跨越。各鄉鎮、園區、街道由主要負責人擔任總林長、由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擔任鄉級林長,由村主要負責人擔任林長、由村(社區)其他干部擔任副林長的三級林長管理體系,將林、草、濕資源按照各自責任區域分解到3個園區、12個鄉鎮、3個街道辦共18個鄉級管理單位、86個村級管理單位和290個組級管理單位。2023年以來,玉門市各級林長開展縣級林長巡林36次,鄉級林長巡林1564次,村級林長巡林3276次。突出“制與治”有機統一,以“林長制”促進“林長治”,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打造了昌馬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干海子省級候鳥自然保護區等動物棲息樂園,描繪了一幅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美麗玉門新畫卷。
以“治荒漠化”促進“筑綠色屏障”。近年來,玉門市踐行守護生態資源使命,走出了一條保護生態與發展經濟并重、治沙與治窮協同推進的有當地特色的荒漠化防治道路,釋放出良好的治理效能,為綠色屏障筑基,匯聚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強大合力,林長制“治”出玉門生態文明新常態。2023年,完成生態造林11036畝,“三沿”綠化提升58.75公里,城鄉接合部綠化提升3560畝,鄉村綠化美化455畝,農田防護林30.36公里。建立市(縣)級義務植樹基地2個,鄉鎮義務植樹點15個。玉門市新市區無論是街頭巷尾、公園綠地,還是鄉村公路、住宅小區,都可以感受到鳥語花香、綠樹婆娑,一組組鏡頭、一幅幅畫面,勾勒出這片土地從荒漠化治理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生動實踐,在荒漠戈壁上一眼望去栩栩如生美如畫卷,達到了藍天、碧水、綠地、潔凈、客觀、可行、可游的目的,全面提升了玉門新市區“顏值”。
突出“保護修復”做大“生態家底”。以林長制為引領,高標準搞好資源管護;以可持續經營為重點,高質量開展森林培育;以國家園林城市為帶動,高層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充分認識和發揮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碳庫的“森林四庫”優勢,健全落實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資源財富轉換。壯大森林康養、特色種養產業、森林食藥品、循環經濟和碳匯產業以及沙產業。2023年玉門市出圃苗木面積1662畝,1730萬株。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緊盯國家能源產業政策,按照“建設大基地、布局大電網、走向大市場”的發展目標,大力發展和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不斷延伸壯大新能源產業鏈條,不斷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拓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2023年指導全市完成林果栽植面積1533畝,新建酒泉市市級林果科技示范園區1個,縣級示范園區1個,戈壁設施林果科技示范點1個,提質增效示范點2個。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動生態環境品質持續向好,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風,繪制玉門高質量發展“新風景”。
下一篇:覺華島22株古樹掛上“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