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含山縣立足當地森林資源豐富優勢,在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中不斷突破創新,打造了集“政府牽頭、集體參與、企業經營、林農受益”等多種經營模式,賦能林業產業綠色發展,推動實現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
“社會資本+基地”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大力推進“三權分置”,含山縣共流轉集體林地1.3萬余畝,發放林權證707本。用好“雙招雙引”政策,今年引入社會資本,建設林藥模式林下經濟產業基地、千畝薄殼山核桃生產基地,項目投產后預計帶動周邊農戶年增收1.5萬元。培育發展家庭林場、股份合作林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含山縣林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到90家。
“國儲林+林下經濟”創造全鏈條產業模式。在安徽省馬鞍山市率先建設萬畝國儲林項目,打造“儲備林+村集體+企業+農戶”的全鏈條產業模式。去年流轉環峰鎮梅山村集體林權1500畝,獲省農發行授信額度15.8億元。2024年計劃收儲集體林權10000畝,發展油茶特色油料林和林下經濟1500畝,開發古昭關森林生態文化旅游基地項目(一期)6000畝。
“森林資源+文化旅游”打響林業生態品牌。探索林業資源和文旅產業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新模式。六衖村做活“綠”文章,大力發展“生態+康養+文化”等新業態,村民集體攜手共富,六衖石頭部落年接待游客近80萬人次,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156.7萬元。積極打造褒禪山“沈水澗”民宿、太湖山“青舍”民宿、大漁灘“偶漁”民宿、尋虎山桃花節、大漁灘荷花節等林旅典型,開創踏青賞花休閑游、農家采摘鄉村游、戲水玩樂親子游等多種旅游方式,含山縣每年預計帶動旅游100萬人次,產值近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