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林草產業 > 林草地域 >

云南創新“濕地保護宣傳+”模式

發布時間:2025-06-11 15:16:06  來源:林草價值網鏈

08853bc785e2819716d32a03f12a09a.jpg

云南省林草系統自下而上形成“1+3”立體融合濕地保護宣傳格局,樹品牌、立形象,提升全社會參與濕地保護的意識。

“濕地保護宣傳+公眾參與”

以傳統媒體矩陣拓寬宣傳邊界

統籌電視、電臺等傳統媒體資源,采取主題專欄連載、公益廣告投放等方式,實施長周期傳播策劃。昭通市以“世界濕地日”為契機,開展為期1個月的廣播電臺主題宣傳,開設《共建綠色生態屏障共建和諧、美麗、宜居昭通》專欄,厚植濕地保護理念。楚雄彝族自治州利用《楚雄新聞頻道》滾動播放濕地保護宣傳公益廣告,引導公眾樹立濕地保護意識。

以新興媒體資源形成出圈效應

創新利用社交媒體平臺、短視頻等打造濕地保護宣傳多模態文化產品,提升吸引力和群眾參與度,精準覆蓋各類目標受眾。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多個微信公眾號平臺發布“世界濕地日”倡議書,推出“共賞共享紅河濕地”系列推文,展示當地特色的濕地保護成果。

以集中宣講活動凝聚全民共識

利用“世界濕地日”、傳統民俗節慶等開展濕地保護宣傳活動,擴大活動覆蓋面、提高傳播力。大理市將每月第一個星期六設為“洱海保護日”,宣傳發動大理各族干部群眾積極參與洱海濕地保護。

“濕地保護宣傳+科普教育”

“手拉手”開展自然教育

通過課程開發、場所營造、實踐轉化,構建社會化生態教育平臺,以“小手拉大手”親子活動為抓手,強化全民生態保護理念。玉溪市依托星云湖國家濕地公園開設濕地主題小學,開發《神奇的濕地》等校本教材及課程,并將當地濕地文化融入城市墻體繪畫、戶外標牌。麗江市舉辦“世界濕地日”科普宣教鳥類調查競技活動,以家庭為單位在拉市海濕地開展野外觀鳥、攝影等活動。大理白族自治州組織開展“拜訪紫霞仙子——紫水雞與它的生態伙伴”等自然教育活動,免費開放“世界最全鳥類郵票”的生物多樣性鳥類科普主題館供居民和游客參觀,創建大理市濕地特色學校,打造洱海科普教育中心、環湖濕地科普長廊等濕地宣教場所,為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提供支撐、營造氛圍。

“點對點”深化游學體驗

立足資源稟賦與市場需求,探索文旅融合新范式,打造具有地域標識度的生態文旅品牌,形成生態保護宣傳活動與區域發展良性互動。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采用“教育+旅游”模式,將學習場景和自然與人文景觀結合起來,為來自吉林的“霧凇寶貝”策劃定制研學體驗項目,將濕地科普知識與趣味互動深度融合。玉溪市依托星云湖等國家濕地公園旅游資源舉辦生態旅游特色活動,實現旅游產業發展與濕地生態保護雙贏。

“肩并肩”建強宣傳陣地

整合宣傳資源和力量,立足部門職責、發揮行業優勢,針對各類重點人群,探索建立聯合宣傳工作機制,構建多層次宣傳格局。大理市建立濕地保護志愿者制度。紅河州林草、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部門聯動協作,教育部門在校園內開展濕地宣傳活動,文化和旅游部門著力在人流量大、游客集中的景區、商業街區等投放濕地宣傳資料。文山州林草、生態環境等部門與鄉鎮、文旅公司等共同制定宣傳方案,發揮行政部門懂業務、鄉鎮緊密聯系群眾、文旅公司接觸廣泛優勢,利用護林員、村干部、執法隊、導游等群體,通過擺攤設點、村寨“大喇叭”、導游“小喇叭”等形式,推動宣傳進村寨、進景區、進保護區、進企業。

“濕地保護宣傳+鄉村振興”

利用惠民成效講

深化政策賦能機制,將政策紅利轉化為撬動保護意識的杠桿,促進群眾自覺參與生態保護。迪慶藏族自治州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結合推進實施中央財政濕地生態保護補償項目,在通過惠農“一卡通”順利發放限牧受損補償的同時,組織開展進村入戶宣傳活動,向農戶講解濕地保護法律法規、生態保護補償政策等,有效提升群眾法律意識和政策認知認同。

結合社區發展講

根據區域發展成果設置宣傳主題、下沉宣傳隊伍,強化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的深度聯結。麗江市瀘沽湖專門組建濕地保護宣傳隊伍,開展針對11個沿濕地分布村落的定向宣傳,通過可感可及的發展紅利,激發群眾主動參與的內生動力。

依托共管機制講

充分發揮社區共管機制優勢,激活基層自治效能,將濕地保護融入村規民約,培樹群眾主體意識,塑造基層生態治理結構。迪慶州每年組織開展進村入戶宣傳活動,與鄉鎮人民政府召開聯席會議,以政府引導、村民主導,推動群眾保護意識從“要我保護”轉變為“我要保護”,凝聚起“共護濕地、共建家園”管護合力,為鄉村振興與濕地保護雙贏奠定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胡萌萌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