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米系槐樹的干燥花蕾,具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是《中國藥典》收錄的傳統常用中藥材,也是我國首批納入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的藥材之一。
在廣西、廣東、湖南、山西、四川等地廣袤的田野上,槐米產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發展,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和富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而在槐米產業迅猛發展的浪潮中,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金槐團隊以豐碩的科研成果、創新的發展模式,從品種選育、提質增效、標準化生產、品牌打造、融合發展等方面,為槐米產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堅實的科技支撐。
定向選育新品種 優質槐米北移發展
我國的槐樹種質資源雖極為豐富,但許多種質中活性成分蘆丁含量未達國家標準,開發利用價值低。
金槐團隊采用實地走訪、文獻資料查閱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對廣西、山西、陜西、山東等地的槐樹種質資源進行了系統調查,收集和保存優良種質資源400余份,在廣西植物研究所內建立了槐樹種質圃。采用高通量測序、傅里葉紅外光譜、SSR分子標記等先進技術,從微觀、分子等多個角度揭示了種質資源親緣及系統發育關系,從化學組分含量、光譜等方面揭示了不同種質的活性成分變化規律及差異,為種質資源評價和新品種選育奠定了基礎。
品種是中藥材產業的基石,優良品種的選育對于提升中藥材質量至關重要。廣西植物研究所金槐團隊在新品種選育方面,始終走在行業前列。2010年,蔣運生研究員帶領金槐團隊選育出了“金槐桂G9—2”,獲得省級品種登記證書。2018年,史艷財博士帶領金槐團隊,通過嫁接擴繁多代及系統選育,歷時多年培育的兩個槐米新品種“金槐J2”“金槐J3”喜獲國家林草局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其蘆丁含量在30%以上,是國家標準的2倍以上,是我國首批獲得植物新品種權的高品質槐米專用品種,對推動我國槐米產業優質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槐米新品種已在廣西、湖南、廣東、貴州、四川等省份累計推廣種植20余萬畝,成為華南地區的主栽品種,近3年每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
與此同時,經過6年多的觀察,“金槐J2”已在山西稷山等地試種成功,對于全國的槐米產業來說,實現了優質槐米“北移”發展的目標,這對提高全國槐米產量、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
產學研深度融合 技術產品多元創新
金槐團隊聚焦槐米生產重點環節,創新配套的快速整形、綠色防控、破眠、花芽二次分化調控等系列高效管護技術,獲8項授權發明專利。針對槐米主產區地形復雜、勞力缺乏、人力成本過高等問題,研發輕簡化病蟲害防治、采收、運輸和初加工等設備,極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獲得7項授權專利。首次制定頒布了《金槐種子及種苗質量要求》《金槐栽培技術規程》《金槐一年兩收栽培技術規程》《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金槐米》4項用于槐米生產的標準,對生產過程進行全程規范,形成了從育苗、嫁接、栽培、初加工到產品的標準化體系,極大地促進了槐米行業技術體系的規范化。通過以上工作,有力促進了槐米種植和加工技術升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獲得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為槐米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注入動能。
布局藥食同源類產品,實施相關產品的精深加工,可以消化更多藥食同源產品原料,也可以開發上市更多的新型產品,對于產業發展壯大極為重要。
金槐團隊秉持槐米資源的“全價利用”“資源化利用”開發理念,聯合廣西禪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市原心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槐米產品開發企業,研制槐米破壁快溶、速溶顆粒制劑等制備工藝,開發出蘆丁片劑、蘆丁衍生物(鼠李糖、槲皮素等)、槐米茶、花茶、葉茶、飲料、酒等10多類多元化產品推向市場,拓展了槐米資源的利用空間。槐米粽、槐米茶等產品分別獲得第19屆廣西名特優農產品交易會產品金獎、2021年廣西有禮綠色農創銀獎。
提升產區競爭力 槐米助力鄉村振興
品牌是中藥材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廣西植物研究所金槐團隊在推動槐米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始終注重品牌的打造與推廣。該團隊依托其科研成果和技術優勢,與主管部門、龍頭企業等各方力量緊密合作,共同打造了具有品牌影響力的“金槐米”金字品牌,全州縣廣坪垌金槐產業示范區被評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三星級)。依托優良的品種和技術,生產的金槐米已經被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金槐米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已通過自治區評審。
廣西植物研究所金槐團隊一直將服務“三農”作為自己的使命和責任,通過新品種及配套技術推廣、人才培訓等多種方式,積極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通過掛職科技副鄉長、派出科技特派員等多種方式在廣東、廣西等省區進行產業推廣,累計帶動2萬余貧困戶脫貧,已成為廣西、四川、湖南多地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
廣西植物研究所金槐團隊表示,將持續加大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和品牌打造力度,推動槐米產業健康、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