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慶元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立足“護綠為本、革綠初心、點綠成金、基業永青”發展思路,在充分總結提煉第一輪國鄉合作造林經驗的基礎上,創新體制機制,探索推出“國儲林+國鄉合作”項目。通過集中收儲、整合優化全縣商品林資源及公益林林地使用權,暢通融資貸款渠道,充分釋放生態紅利,加快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的價值轉換,走出一條以林興縣、以綠促富的生態發展之路。今年6月,《慶元縣國家儲備林項目一期工程建設方案》通過省級專家評審,計劃栽培集約人工林5.12萬畝、改培現有林4.93萬畝、撫育中幼林5.90萬畝。項目期40年(2023—2062年),預算總投資約12億元。
一是迭代林地流轉模式,“股”舞民心。按照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迭代升級以股份合作為主導的林地經營權流轉模式。采取“國企出資金、林場出技術,林農出土地”的合作模式,采用“山權不變,林權共有,收益按比例分成(林農40%,林場60%)”的分成方式,將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作為林權流轉中轉站,正確處理國企、林場、村集體和老百姓之間的利益關系,精準解決合同到期采伐難、延續難、延包難等一系列問題,充分激發林農合作積極性,建立起穩定、可持續的集中流轉收儲鏈條。目前,已選定松源街道、左溪鎮兩個山林流轉試點,收儲林木1731畝;獲得5家國有銀行集體授信9.6億元。
二是創新森林經營模式,“碳”路先行。結合現代林業精細化經營技術,依托“國儲林+國鄉合作”項目建設,統籌實施珍貴樹種造林、杉木大徑材培育、經濟林、速豐林等多樣化、規模化經營,開展森林康養、林業碳匯、林下經濟等特色化、立體式經營,精準提升森林質量,持續增強森林儲碳釋氧能力。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項目區內修建林道、防火帶、管護房、灌溉設施(水池)等配套設施,全面提高森林管護效率,最大化森林資源效益。目前,項目基地內活立木蓄積總量240萬立方米,商品林畝均蓄積12立方米,遠高出全縣林地畝均蓄積6.5立方米;慶元林場林業碳匯先行基地建設碳匯林1640畝,碳普惠減排量備案登記19172噸。
三是構建科學運作體系,“驅”動共富。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農戶參與”的原則,由社會企業作為實施主體,負責林業投融資、資產資本運作、全縣商品林合作經營等事項。同時,二輪合作收益以每年不低于公益林補助的標準提前預付,到期后按“多付不還,少付補足”原則結算,以“時間”換“空間”、促“青山”變“金山”,推動山區群眾實現共同富裕。項目涉及全縣19個鄉鎮231個自然村超10萬林農,每年可新增就業崗位500個,增加勞務收入2000萬元。目前,相關企業兌現第一批流轉收儲資金700余萬元,預計合作到期后村集體和林農可獲益17.2億元。
上一篇:四川全面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