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浙江常山積極推動油茶產業跨越式發展

發布時間:2023-08-17 16:20:23  來源:林草價值網鏈

近年來,浙江省常山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共同富裕”主題主線,充分挖掘油茶資源優勢和潛力,聚焦油茶育苗規范化、造林標準化、采摘機械化、加工智能化、產業融合化的發展模式,積極推動油茶產業跨越式發展,努力打造浙江省油茶產業“重要窗口”。


一、聚焦頂層謀劃,夯實保供基礎。


一是強化戰略引領。浙江省常山縣明確打造“中國好油”戰略定位,以召開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為契機,發布油茶產業2023-2025三年行動方案,與相關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注冊成立中林油茶(常山)集團有限公司,明確常山油茶產業未來發展方向。二是強化政策引領。制定出臺“油茶新政十八條”,從土地流轉、油茶低改、林下經濟、采收加工、新品研發、銷售宣傳、招商引資等全產業鏈各環節加大扶持力度,促進全縣油茶產業生態完善。在不影響區域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擴大油茶種植面積,改造提升低產低效林,提升油茶生產能力,提高林地利用率和產出率。三是強化組織引領。縣領導高度重視“一滴油”產業發展,成立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縣領導直接掛帥、直接負責,聯動各職能部門和鄉鎮(街道),形成“上下聯動、橫向協同”的服務指揮體系。多次開展專項調研,召開專題工作部署會,壓實壓細責任分工及造林任務分解清單。將油茶造林工作納入林長制年度考核目標和“三重一急”工作清單,明確“兩通報兩驗收”時間節點,明確聯系結對幫扶鄉鎮及部門(科室),確保各項具體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二、聚焦項目推進,力促量質雙提。


一是強化規范育苗。常山縣建有浙江省最大的油茶良種繁育基地,建有4000平方米配有植物工廠及補光系統等先進設備的智慧種苗繁育溫室。嚴控接穗來源,實行分品種育苗,年育苗能力達500萬株。利用全域物聯網系統、植物工廠和智能水肥補給系統等先進種苗機械培育設施,精準化培育適宜本地生產的長林3號、40號、53號等優良品種。今年5月,常山縣油茶基地已完成70萬株良種苗嫁接,帶動周邊農戶增收30多萬元。二是強化規模種植。打造全國25個數字化監測示范基地,實現油茶生長環境監管一張圖,為農戶科學種植油茶提供技術參數。圍繞“經營主體+兩山合作社+村集體(強村公司)+農戶”的利益共同體模式,建設油茶“共富果園”,推動油茶規模化種植經營。發展油茶林下立體種養,成功爭取新昌鄉油茶共富綜合體試點任務落地常山,截至目前,已完成2700畝油茶林下經濟項目地塊落實工作。三是強化項目建設。通過實施詩畫浙江大花園國土綠化示范等項目,對老油茶林開展疏伐修剪、截干更新、高接換種、無人機噴施葉面肥及病蟲害防治等措施,提升區域油茶產量并形成示范效應,實現油茶質量產量雙提升。5月,該縣針對油茶病蟲害專項問題在全縣6個大型油茶基地(共1500畝)利用無人機噴灑防治炭疽病、軟腐病、茶梢蛾的藥劑。


三、聚焦技術改革,提升產業效益。


一是強化科研合作。常山縣與浙江大學、中國林科院亞林所等科研院所保持長期合作,開展油茶全產業鏈的技術革新和研究,深化油茶全樹研發和成果利用。成立浙江大學-常山縣山茶油聯合研究中心,組建多學科交叉團隊,深度融合“政產學研用”,聯袂培育高素質專業人才。在山茶油化妝品、保健品賽道開展校地合作,攻克一批油茶研發“卡脖子”技術難題。二是強化機械應用。在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籌建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園,推進油茶機械制造項目落地,破解山區勞動力不足、油茶種植成本高的難題。積極引進并應用林草機械,在丘陵坡地運用除草機、割灌機,在山區油茶基地建設多條單軌運輸車,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20余萬元。積極引進先進油茶榨汁工藝設備,提高產值效益。三是推動油旅融合。充分利用油茶文化元素和油茶林自然景觀,謀劃油茶民宿、油茶林休閑旅游觀光和森林康養項目,打造以“油茶”為主題的旅“油”觀光帶,將“綠水青山”真正轉變為富裕老百姓的“金山銀山”。實施國家油茶公園提升工程,布局油茶博覽館、西源革命紀念館等旅游觀光項目,打造油茶觀光、紅色旅游專線,舉辦油茶認養、知識科普、油茶美食體驗等活動,目前全縣年均“油+游”收入超3億元,帶動近5萬農民增收致富,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


12.jpeg

作者:?浙江省林業局責任編輯:齊琪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