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九山半水半分田”。作為“浙南油庫”,青田縣油茶種植面積居全省首位,全縣有油茶林30.67萬畝,油茶產業已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特色支柱產業。
面對山區縣普遍存在的經營碎片化、技術推廣難、產業鏈短等痛點,青田縣以“共享林事”破題,以季宅鄉為突破口,通過資源整合、科技賦能、品牌重塑等舉措,探索山區縣林業高質量發展的共富路徑。
資源共享再造產業鏈生態
通過“共享林事”模式,季宅鄉打破傳統零散經營壁壘,實現全要素整合。一方面,盤活閑置土地5000多平方米,建成浙南油庫·興林益農共富工坊和季宅鄉東源片區林事服務中心,實現油茶果烘干、脫殼、晾曬、榨油等“一站式”集中處理。2024年,全鄉累計收購油茶果140萬公斤,預計產出山茶油6萬公斤,產值近1000萬元。
另一方面,創新“國企+強村公司+合作社+私企”四方聯建聯營機制,成立青田縣興林益農供銷有限公司,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同時,積極爭取農業、林業、省級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范資金和民間資本2500萬元,投入紅花油茶康養產業園等項目建設,通過整合規劃造林地、低效茶園等資源,全鄉油茶種植面積擴大至2萬畝以上,形成規?;a業集聚效應。
智慧共享激活創新鏈動能
季宅鄉構建起“專家駐點+院校合作+企業聯動”的創新體系,聘任全國林草鄉土專家梅阿軍扎根共富工坊,指導油茶種植到銷售一體化運營,聯合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開展人工輔助授粉等技術攻關,為產業注入科技力量。
在生產端,季宅鄉引進的“鮮榨冷提”自動化生產鏈,通過農產品生產許可SC認證,完整保留山茶油天然活性成分。與上海林清軒公司簽訂山茶花原料特供基地協議,計劃合作研發油茶精加工生物提取項目,探索青田油茶在高端化妝品、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創新應用。省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項目——山茶油手工皂職業技能開發項目也落地季宅鄉,為青田油茶產業鏈條延伸提供人才支撐。
品牌共享聚合價值鏈勢能
通過品牌提升、渠道拓展、產業融合三措并舉,季宅鄉全面升級青田油茶產業價值。
季宅鄉統一打造“豐收季·宅生活”特色品牌形象,舉辦油茶文化節、產品推介展銷會等活動,累計交易額超10萬元。創新“1+N”多元銷售模式,以青田縣興林益農公司為運營核心,聯動各鄉鎮完成茶油年銷售1.5萬公斤,銷售額200余萬元,并同步拓展電商平臺和線下門店渠道。
同時,與上鐵文旅集團深度合作,推出系列青田山茶油聯名定制產品及衍生文創,在僑博會等平臺提升品牌影響力與傳播度。建設油茶主題餐廳、康養產業園等特色項目,打造“油茶+”林旅融合精品線路,吸引媒體大咖開展產地溯源直播,在線觀看人數達151.2萬,形成生態與經濟互促共進的良好局面。
如今,季宅鄉的“共享林事”模式已顯現出強勁的共富效應,林事服務中心通過專業化運營,年穩定租金收入20萬元,帶動每家強村公司增收超10萬元,輻射周邊鄉鎮6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年增收近5萬元。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