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造林,良種先行。
近年來,重慶市積極構建高度完備的“3+2”種苗服務保障體系,全力推動保障性苗圃生產基地、林木良種繁育基地、優良鄉土樹種采種基地建設,加快構建“林草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評價利用、種苗質量監管服務”兩大體系,種苗供應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為全市科學實施國土綠化提供堅實保障。
三大基地保障國土綠化提質增效
近年來,為加快構筑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重慶市大力實施“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國家儲備林等林業重點工程,林木良種種苗需求加大。2023年,全市營造林任務500萬畝,苗木總需求量8017萬株。
“這些苗木需求,分為生態苗木、經濟林苗木、園林綠化苗木等幾大類,需要不同類型的苗圃提供保障。”市林木種苗站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滿足這些需求,重慶市全力推動保障性苗圃生產基地、林木良種繁育基地、優良鄉土樹種采種基地三大基地建設。
全市共建成市級林業保障性苗圃20個,總面積6456.9畝,年育苗能力4000萬株。
重點圍繞鄉土樹種選育和良種供給保障,全市已建成5個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和5個市級林木良種基地,良種年產量穩定在1200公斤以上。南岸區國家馬尾松、木荷良種基地培育的木荷良種廣泛應用于全市生態防火隔離帶建設和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南川區國家馬尾松、杉木良種基地是重慶市高世代種子園建設的突出代表,先后選育出了“渝杉1號”“渝杉2號”等優良品種并在全市大面積推廣。
作為林木良種基地重要補充,采種基地能有效補充鄉土樹種種源,全市目前共建有12個優良鄉土樹種采種基地,年采收優樹種子逾1000公斤,可培育壯苗2000萬株以上,選育出永川楨楠、巫山黃櫨、黔江大葉櫸樹等10余個特色鄉土母樹林良種。
此外,市林木種苗站積極推進種苗生產服務精細化,推出種苗生產調劑和質量監管動態信息庫“渝苗寶”,建立供需預測機制,為三大基地聯動供應提供支撐。目前,共完成林木種子(良種)調劑1950公斤,包含杉木、木荷、光皮樹等10多個鄉土樹種,預計可培育苗木6000萬株以上,可供造林綠化80余萬畝。
兩大體系確保林業種業高質量發展
林木種質資源是林業生產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是林木良種選育的原始材料、樹種改良的物質基礎。
為進一步摸清家底,從2019年起,市林木種苗站組織開展全域性林木種質資源普查工作,全面摸清重慶市林木種質資源本底。
此次普查樣線調查1819條,填寫調查表格228545份,調查重慶市林木物種資源202科873屬2783種。通過調查,發現古樹名木14680株、古樹群69個,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36種(林業部分),銀杉、崖柏、水杉、銀杏、紅豆杉等6種為一級保護植物。
為了保護好這些林木種質資源,市林木種苗站在全市建立眾多的林木種質資源庫,加快構建林草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評價利用體系。
崖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保護等級為“極危”,并于2021年被《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列為一級保護物種。自崖柏重新發現以來,重慶市建立了崖柏國家級種質資源庫,共繁育成功苗木近30萬株。據2021年調查,目前回歸存活數量達24萬株以上,分布面積2500畝左右,為后續大規模扦插育苗提供了充足的穗條來源。
永川區依托楨楠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項目,對每一株楠木進行掛牌保護,收集楠木屬種質資源163份,大力實施“永川林業楠木行動”,通過林業保障性苗圃培育楨楠苗木600余萬株,向永川區市民和企事業單位免費發放,讓楨楠成為百姓的“傳家樹”“致富樹”“風景樹”。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國家(市級)林木種質資源庫18個,包括3個國家級林木種質資源庫及15個市級林木種質資源庫,保存了楨楠、崖柏、香樟、鵝掌楸、油茶、核桃屬、南方紅豆杉、珙桐、南川木波羅、南川茶等優良鄉土樹種種質資源2741份,保護面積達11685畝。
市林木種苗站還積極構建種苗質量監管服務體系,規范林草種苗經營秩序,加大《種子法》宣傳培訓力度,積極引導種苗生產經營者提高“依法治種、依法用種”的質量管理意識。圍繞“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國家儲備林”“油茶三年行動”以及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185萬畝新造林任務的種苗生產、經營、使用,開展打擊假冒偽劣種苗專項行動。
提升林草種苗現代化服務能力
雖然重慶市“3+2”高質量種苗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市林木種苗站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市林木種苗站將對標重慶林草“十四五”規劃目標,持續提升林草種業科技發展水平,提升良種品質和優質苗木供應保障水平,加快推進特色種苗產業發展,著力提升林草種苗現代化服務能力,實現重慶林草種苗高質量發展。
到2023年底,重慶將建成市級林業保障性苗圃20個、良種(采種)基地22個,實現基地供種1500公斤、保障性苗圃年出圃苗木4000萬株以上,全面完成185萬畝“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國家儲備林及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良種壯苗供應任務,實現主要鄉土造林樹種基地供種率80%、國家投資為主的林業重點工程良種使用率75%、木本油料樹種良種使用率100%等目標。
為實現以上目標,重慶將穩步推進保障性苗圃高水平建設發展,推動保障性苗圃向集約化、工廠化轉變,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強化造林與種苗生產銜接,積極推行“以需定產、訂單育苗、就近育苗”,鼓勵區縣開展自主育苗或委托保障性苗圃訂單育苗;加快推進良種基地樹種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木荷、楨楠、鵝掌楸等優勢樹種,積極探索青岡、南川木波羅等特色樹種,加快實施基地升級改造,進一步提升良種品質和產量;發揮林木良種基地、保障性苗圃和種苗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作用,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發展模式,著力打造油茶、花椒、蠟梅、毛豹皮樟、筍竹等特色種苗產業,將良種苗木培育與林副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等產業結合起來,帶動群眾致富增收。
上一篇:北京創新聯盟引領支撐月季產業發展
下一篇:北京四家樹木醫院授牌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