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花卉產業科技創新,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更是搶占產業技術制高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關鍵一環。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花卉產業的高度重視,其創新發展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也逐漸提升。特別是國家林草局和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的《關于推進花卉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為花卉產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健全完善花卉種業創新體系、大幅提升主要商品花卉品種國產化水平等具體目標。
科技創新是實現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支撐。加強花卉產業科技創新,可推動花卉產業不斷邁向新高度,為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等作出更大貢獻。
發揮產業重要支撐作用
花卉產業在構建綠色園林城市、建設美麗中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而花卉產業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載體。加快花卉產業科技創新,圍繞花卉特有的生態功能和文化功能開展深入研究,研發推廣更多更好的良種良法良技,將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提供更加充足、更高質量的優質產品,對進一步豐富生態資源總量、提升美麗中國建設的質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了美化環境和提供芳香氛圍外,花卉還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和生態價值。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綠色發展”的重要理念,要求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花卉作為綠色產業,其發展符合低碳經濟的要求,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綠色經濟的實現。
經過4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產國。我國花卉生產水平明顯提高、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花卉生產基地。然而,我國花卉產業仍存在產業和產品結構不合理、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結合不緊密、產業化水平低等問題。加快花卉產業科技創新,針對產業弱勢,提供關鍵技術支撐,是推動花卉產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改善生態環境,創新綠色經濟發展模式的重要途徑。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花卉產業是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于一體,以勞動密集、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為優勢的綠色朝陽產業,產業鏈條長,產能吸收能力強。加快花卉產業科技創新,可以為各地花卉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促進以產興村、以村帶產、村產融合的鄉村高速發展。同時,加快花卉產業科技創新,可促進花卉產業良性發展,對推動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為城鎮提供更多更好的綠化美化材料,擴大生態資源總量,提升城鎮綠化美化水平;另一方面,能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提高城鎮居民增收。
在數字化建設日益重要的當下,花卉產業科技創新也需緊跟時代步伐。通過發展花卉現代流通管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拓展花卉數字經濟交易平臺功能。研發花卉數字普惠金融產品,為花卉數字供應鏈、資金鏈、創新鏈建設等提供支撐,打造花卉數字金融經濟,將推動關鍵數字技術在花卉產業的創新應用,符合“十四五”規劃對發展數字經濟的指導,也將為其他行業引進數字技術、“實現數字化+產業升級”提供范本。
推進科技自立自強
花卉產業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看科技自立自強。加快花卉產業技術創新,要從產業基礎研究、新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等方面積極推進,將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加快實現重大原始創新突破。加強花卉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推動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推動花卉品種創新,開展花卉種質資源普查,強化種質資源數據管理,探索建立種質資源信息共享機制。推進我國傳統名花等主要花卉種業自主創新,開展花卉育種核心技術攻關,不斷豐富我國自育花卉品種類型和數量。搭建有公信力的商業試種評價平臺,建立商業品種評估體系,開展新品種測試,推進花卉新品種應用。提升品種保護維權意識,改善品種創新環境,鼓勵企業和個人積極申請品種權保護,在國內通過商標申請和品種權認定結合的方式保護自育新品種,在國外通過代理公司申請所在國新品種權推廣自育新品種。強化新品種保護技術水平,守護花卉品種生物安全,以花卉種業振興帶動花卉產業整體升級。
構建新型全方位緊密科研協作體。以企業為主導,以科研機構為技術支撐,以市場需求量大的主要鮮切花、宿根花卉、地被植物、盆栽植物為要點,通過新品種研發創制、良種孵化轉化等研究,完善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功能,提升成果創制研發能力,并加強花卉龍頭企業與國內相關科研機構開展協作交流,共同助力花卉科技創新產業發展。
合力推動數字賦能花卉產業科技創新。充分應用人工智能、可視化、數字化等新技術,研發數字花卉產品、應用場景、商業模式,推進“互聯網+”現代花卉,推動傳統產業順勢提級,通過建設數據挖掘板塊,多渠道獲取行業數據,了解行業在宏觀經濟周期不同階段中的發展規律,形成“互聯網+花卉”新業態。
著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充分發揮高校在人才集聚中的重要作用,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關鍵問題,強化有組織的科研攻關,讓更多人才從高校科技創新主力軍中成長起來,培養造就一批站在科學技術發展最前沿、具有卓越科技組織領導才能的戰略科學家。實施更加積極、開放的人才政策,創新人才培養和引進模式,加快集聚全球高端人才和智力資源。同時,注重發揮學術領軍人才在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的帶動作用;注重依托大平臺,匯集大團隊、承接大項目、培育重大科技成果;注重引進海外戰略科學家,使更多全球智慧資源、創新要素為我所用,提升國際學術影響力;注重學術傳承和梯隊建設,形成師徒型人才鏈。
打造全國科技推廣示范平臺。花卉產業科技創新要把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作為重要內容,建立健全綜合示范基地和科技創新支撐平臺緊密合作的協同機制,推動最前沿、最高效的創新成果在基地落地轉化,加速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努力建設一批科技推廣示范平臺高地。重點開展集成技術模式示范,完善全方位全產業鏈服務,打造優勢花卉名牌,輻射帶動全國花卉產業轉型升級。注重擴大規模、提升水平,組建專業綜合服務團隊開展全產業鏈服務,打造花卉產業發展亮點,提升輻射帶動能力。
上一篇:湖南花木瞄準“千億產業”
下一篇:我國林草種苗工作得到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