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赴黃山市調研督導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保護和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建設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高標準常態化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
鄭柵潔實地督導國家審計署指出的試驗區建設問題,強調要按照治水先治岸、治污先治源的思路,謀劃實施新安江生態環境提升行動,聚焦水質變清,從細微處入手,全面排查所有排污口和暗管,加強岸線攔污、截污,嚴控農業面源污染,既要只爭朝夕,又要久久為功,守護好“一江清水”。
在九砂村,鄭柵潔首先仔細查看防溺水公示牌,讓隨行人員現場撥打公示牌電話,檢查有關人員在崗情況,要求各級認真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隨后,鄭柵潔察看美麗鄉村建設“五微”行動開展情況,與村民、游客熱情交談,并走進通過微改造提升修復的“姚氏宗祠”文創商店,了解產品開發和銷售情況。他說,要持續提升農村環境衛生水平,通過岸線堵漏、補綠,通過微改造、大提升,打造沿江景觀帶,大力開發特色農旅融合產品,積極通過網絡等渠道宣傳推介,提升知名度美譽度,讓生態保護者不吃虧得實惠。
調研中,鄭柵潔強調,黃山步步見風景、處處是盆景,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精耕細作、彰顯特色。要高站位規劃,健全統一規劃體制,科學論證景區空間布局,有序推進建筑設施清理改造,做到自然和建筑相得益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建設更干凈更整潔更文明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要高標準保護,倍加珍惜山水、人文等資源,加強原生態自然景觀保護修復,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要高質量發展,建立健全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推進新安江流域上下游之間開展資金、產業、人才等多種補償,形成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良性局面。要高效能治理,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新時代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安徽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