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廣西重大方略要求,助推廣西萬億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3-6月,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委托,中國林學會承擔了第二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專題調研課題——“科技創新助推廣西萬億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專題調研由中國工程院吳義強、蔣劍春2位院士領銜,中國林學會組織30多名相關領域知名專家,歷時3個月,深入25家企事業單位,覆蓋廣西8市11縣,歷經10余次調研交流會、專家咨詢會,形成課題調研成果。
7月2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吳義強代表中國林學會在第二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平行論壇——廣西壯族自治區黨政領導與院士專家座談會(以下簡稱座談會)上匯報了課題調研成果,針對廣西林業產業發展現狀與瓶頸,提出了“總結廣西林業先進經驗,構建推廣‘廣西模式’ ”、“強化創新驅動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等4項對策、13條建議,為廣西萬億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清晰的思路。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寧、中國科協黨組書記賀軍科、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藍天立等多位領導、院士專家出席了本次座談會。萬鋼主席、劉寧書記在會上高度肯定了吳義強院士的匯報。
2023年,廣西林業產業總產值達9569億元,連續兩年穩居全國第1位。廣西林業產業發展具有森林資源富集,基礎好;產業初具規模,發展潛力大;重點產業發展快,園區建設成效明顯三大優勢。吳義強院士在座談會上指出,結合廣西林業產業發展取得的成績,應通過總結以下幾點廣西林業產業發展先進經驗,構建推廣“廣西模式”: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二是立足資源稟賦,以主導產業引領一二三產融合;三是實施創新驅動,推動產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四是堅持開放合作,暢通國際國內融匯交流渠道。
當前,廣西林業產業發展正處在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從“重視數量”轉向“提升質量”,從“規模擴張”轉向“結構升級”,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需要把科技創新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針對廣西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瓶頸問題,吳義強院士強調,要強化創新驅動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聚焦重大科技攻關任務,推動產業高端智能綠色發展;強化產業模式與業態創新,推動全產業轉型升級;打造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要統籌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構筑人才競爭優勢,建立專門的林業大學,培養全產業鏈創新型人才;培養不同層次創新人才,建設科技創新人才基地;加強杰出人才引進力度,打造科技創新人才高地。要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相結合,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建立林業產業管理協作機制,推動林業產業協調發展;建立科技創新經費增長機制,助推林業產業創新發展。
中國林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陳幸良研究員,中國林學會副秘書長曾祥謂教授級高工,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李開祥教授級高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科學研究院院長卿彥教授參加了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