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家公園 > 管理規劃 >

四川探索生態高質量發展路徑

發布時間:2025-01-02 21:53:10  來源: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

大熊貓國家公園設立以來,四川片區奮力推進社區融合創新發展、自然資源資產保護管理、生態保護補償綜合改革等重點工作,積極探索國家公園高質量發展、高水平保護實現路徑。

創新社區共建共管共享模式

一是持續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組建社區共建共管共享委員會,推動社區村規民約修訂、制訂社區發展規劃等工作的落地落實;二是不斷強化政府引導作用。采取各管理分局與縣(市、區)人民政府簽訂保護發展協議、召開聯席會議等方式共同推進國家公園社區建設。編制完成廣元青溪、雅安龍蒼溝、成都龍門山等重點入口社區建設方案,重點支持高村鄉、靜州村等20多個社區融合創新發展;三是鼓勵支持社區居民參與國家公園建設管理。在國家公園設立生態管護崗位,選聘符合條件的社區居民承擔管護巡護工作,拓寬社區居民就業增收渠道。

加強自然資源資產保護管理

一是積極開展自然資源專項調查。形成森林、草原、濕地、礦、水、土地六大資源的匯總數據庫、匯總表和匯總報告,重點摸清了矛盾問題集中的人工商品林的樹種、面積、權屬、流轉等情況,為履行自然資源資產調查、監測、評價管理職責探索了路徑;二是逐步建立集體資源專人管護機制。從2020年開始,逐年安排國家公園補助資金7640萬元,聘請社區居民承擔集體資源保護巡護工作。截至目前,國家公園20個縣(市、區)的集體資源均有專人管護,實現了集體資源保護巡護全覆蓋。同時,省公園局印發了《關于加強社區生態護林員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強了項目管理、護林員選聘等工作;三是切實規范集體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出臺了《關于規范大熊貓國家公園內集體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工作的通知》,從審批管理、日常監管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切實保障集體人工商品林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四是努力探索集體林分類處置管理方式。將集體林分類處置納入《四川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并在成都、北川、平武、洪雅片區啟動了分類處置試點。

推動生態保護補償綜合改革

一是將四川片區生態補償綜合改革納入省政府領導牽頭推進的“系統集成改革事項”清單,初步提出集體林地地役權管理補償、國有林地上的集體商品林贖買、提供社區就業崗位支持、集體人工商品林限制采伐補償、生態搬遷安置補償、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補助、禁牧休牧限牧補償、野生動物致害保險補償、綠色產業發展補助等9方面改革事項;二是推動野生動物致害保險補償全覆蓋。國家公園所在的20個縣(市、區)相繼啟動了野生動物致害保險補償試點,全域購買了野生動物致害商業保險,實現了四川片區保險補償全覆蓋。2021-2023年,累計已受理報案14136件,落實各級各類投保金額900余萬元、實際賠付800余萬元。

55(2).jpg


作者:楊清武 何峰責任編輯:林林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