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記者從臨縣相關部門獲悉,臨縣造林碳匯開發實施方案正式出爐,按照省林草局對全省造林碳匯開發試點工作要求,今年,臨縣將選取2013年以來的新造林55萬畝進行開發,到2021年6月開發工作結束,開始進入交易階段。項目按60年開發周期,預計平均年儲量將達到27.5萬噸。
據了解,造林碳匯項目對國家可持續發展、調動廣大群眾造林綠化意識、提升國土綠化質量和生態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林業碳匯交易使森林的固碳能力成為一種可交易的商品,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也是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臨縣造林碳匯項目實施方案明確了運作機制,由政府、部門、企業和林權主體合作開發,政府主要發揮牽頭和引導作用,林業部門負責項目開發的組織工作,項目企業承擔碳匯計量、核簽、上市等工作,林權主體是收益的一方。
記者獲悉,近幾年,臨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據統計,2019年,全縣完成造林綠化4.6萬畝、對2萬畝核桃經濟林提質增效、發展林下經濟3萬畝,對60公里道路進行綠化、綠化26個村莊、補植補造20萬畝、森林撫育0.8萬畝。為鞏固造林成果,臨縣林業部門在10個防火重點鄉鎮組建了10支禁牧防火專業隊,在全縣23個鄉鎮選聘了2393名護林管護人員,全面加強禁牧、防火、宣傳日常巡邏監管等工作,實現了“造管護”一體化。今年臨縣將實施“荒山荒坡生態修復、對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還林、道路兩側綠化美化、景區社區村莊綠化”四大工程。計劃完成生態修復荒山造林10萬畝,退耕還林10萬畝,縣鄉及沿黃道路綠化230公里,景區社區村莊綠化3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