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9日,首款依托支付寶“螞蟻森林”樹種開發的生態產品“MA沙棘”飲料正式開售。支付寶表示,除去原料采收、廠商加工的成本,“MA沙棘”的全部收益都將捐贈給“中國扶貧基金會”,用于中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及脫貧增收。
首批上市的10萬箱“MA沙棘”受到網友追捧,被稱為“手慢無”的爆款生態產品。在這瓶“網紅”果汁熱賣背后,是支付寶創新的“MA沙棘生態脫貧模式”——依托超5億用戶的“螞蟻森林”平臺,一方面種植并保護沙棘林,幫助貧困地區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對沙棘資源進行保護性利用,為困難群眾創造更多勞動就業機會,實現“可持續、可參與、可借鑒”的脫貧增收。
2019年1月,“MA沙棘”在阿里巴巴技術脫貧大會現場首次亮相,阿里巴巴脫貧基金主席馬云在現場試喝后稱贊:“味道不錯,維C之王!”。
“沙棘是地道的‘中國原生植物’。全球沙棘資源90%分布在中國的內蒙古、山西、甘肅、青海等省區,這些省份也恰好是脫貧攻堅的重點區域”。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藍登明認為,沙棘是中國脫貧攻堅的“天賜珍寶”,兼具很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
藍登明介紹說,“沙棘的環境適應性強而且根系發達,不僅具有固沙保土、治理水土流失等生態保護功能,它的果實維C含量還是蘋果的200倍、獼猴桃的3倍,被稱為維C之王”。
中國綠化基金會副秘書長許新橋,通過多年對沙棘的考察研究發現:盡管沙棘“渾身是寶”,但因交通、采摘、儲運等條件限制,大部分沙棘一直深藏在大山深溝里,只能靠人工采摘。由于資源開發難度大,沙棘始終沒有給當地群眾形成穩定的經濟收入。
2016年,支付寶“螞蟻森林”上線,用戶的綠色生活行為所節省的碳排放量,被計算為虛擬的“綠色能量”。當積累到一定的能量值,用戶可以在荒漠化地區認領種植一棵真樹。
2018年11月,螞蟻森林首個生態經濟林樹種“沙棘”上線。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350萬網友參與沙棘林的種植與保護——全國新種植沙棘面積超過9萬畝,同時保護野生沙棘林2萬畝,造福內蒙古、山西、四川多地。支付寶正通過螞蟻森林平臺,努力幫助貧困地區將沙棘林的“生態效益”最大化地轉化為“經濟效益”。
“通過螞蟻森林這樣一個平臺,全社會關注綠色環保的愛心人士,和我們這樣一個偏遠的山區連接在一起,真正幫助我們把大山深溝里的‘金果子’變成了‘金票子’。” 內蒙古清水河縣縣委書記云霖瓊感慨道。
首批上市的“MA沙棘”的原料,就采摘自清水河縣境內由螞蟻森林設立的2萬多畝“野生沙棘保護地”。當地農民有的采摘沙棘一個半月,收入就可達到3萬多元,是全年種地收入的8倍。通過科學引導“保護性采摘”,“MA沙棘”不僅為當地的困難群眾提供了實現增收的機會,還在生產環節上為他們提供了就業機會,很多人成為了護林員、儲運戶和加工廠工人。
“我們通過種植和保護沙棘,幫助貧困地區恢復生態,同時探索一套提升當地經濟收入的機制,讓大家靠山吃山,能有一個新的吃法。”作為阿里巴巴脫貧基金副主席,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表示:“MA沙棘生態脫貧模式”未來還計劃復制推廣到更多貧困地區,繼續發揮阿里巴巴在電商、技術等方面的資源優勢,通過提升貧困地區的生態品牌價值、助力相關產業鏈升級,將生態產品的收益重新注入這些地區的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