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朱陽關鎮杜店村是中國傳統村落,也是優質香菇種植村。在該村,村民們只要提起阿海永,都會贊不絕口。“阿永年輕能干!”“他可是創業致富帶頭人……”由于阿海永愛鉆研、樂助人、口碑好,因此鄉親們都親切地稱他為“阿永”。
阿海永今年42歲,家里年種植香菇10萬袋。作為產業發展帶頭人,他帶動全村年種植香菇500多萬袋,人均單項純收入1萬余元。因此,他連續3年被評為盧氏縣標兵戶,2023年還榮獲三門峽市十佳食用菌種植戶稱號。
“香菇產業大有可為,只要愛鉆研、能吃苦,就能致富,還能和鄉親們一起致富。”近日,正在香菇大棚里忙碌著的阿海永,在接受筆者采訪時信心滿滿地說。
阿海永在青少年時期就思路清、肯吃苦。中學剛畢業的他到新疆農場務工,踏實能干的他在那里收獲了第一桶金,回到家翻蓋了老宅樓房,并在縣城購買了30多平方米商鋪。不僅如此,其間,他還下功夫學習,自學取得了大專學歷。致富不忘家鄉。他在盧氏縣產業政策支持下,2013年率先在該村鸛河岸邊投資10萬元,搭建起4座標準化香菇大棚,自制春栽菇袋2萬袋。經過虛心求教、積極探索、精心管理,當年秋冬季收獲干菇3000公斤,收入16萬元,扣除成本費用凈賺6萬元。首戰告捷,堅定了他擴大香菇種植規模的信心,至2020年香菇種植數量穩定達到10萬袋,年收入70萬元、凈收入30萬元,成為全縣聞名的“香菇狀元”。
阿海永因為在村里口碑好、技術強、熱心腸,在2021村委會換屆選舉中,高票當選村民委員會委員,主要負責產業項目發展工作。他也不負眾望,引進山東客商和村聯辦標準化菌種廠,生產的“七河九號”香菇菌種暢銷周邊七鄉鎮,并促成了村委會與福建菇商合作香菇收購、儲藏冷庫8個,帶動全村年發展香菇500萬袋,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突破3萬元。如今的杜店村村集體的振興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每天收購鮮菇1萬多公斤,源源不斷將干鮮菇品銷往國內外,該村也于2023年成功創建“四星”黨支部。
成為村干部幾年來,阿海永每天都忙碌而充實。他上班期間在村委會、菌種廠、香菇收購點盡職盡責,下班后忙于自家的“菇”事,因此常常白天晚上連軸轉。遇到村務繁忙時,他只能將自己的香菇產業交由妻子陳艷芳管理,還聘用本村4名鄉親干活,年發放工資10萬余元。
“家事再大是小事,村事民事再小也是大事,只有把村集體、群眾工作做好了心里才踏實。”當問到如何處理家事和村事時,阿海永這樣說。
作為中國傳統村落,杜店如何將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傳統文化與文明新風融合發展?阿海永發揮自己的特長,積極出謀出力。在鎮、村干部的指導下,他牽頭制定了杜店村發展規劃,爭取專項資金改造了100多間古色古香的老民宅、鋪設了街巷道路,恢復了木制品、紅薯粉條等手工制作工藝和“出垛”傳統文藝匯演活動,助力杜店古村落綻放新風采。
上一篇:安徽亳州中藥材市場交易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