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區佳山鄉。冬日的暖陽驅散了白馬山的寒意,春節前的喜氣在山間林場悄然涌動。
“這一株的水肥要調整一下。”在半山腰的老鴉柿品種保護和繁育基地,馬鞍山市林場高級工程師濮厚平仔細察看每一株盆栽的長勢,并與基地負責人不停地交流。老鴉柿要想長得好,從幼苗的土壤成分控制、病蟲害防治,到苗木的水肥控制、樹木長勢,都要時刻關注。為此,濮厚平幾乎每個月都會來這里進行技術指導。
基地大棚內,紅的、黃的、橙的,顏色各異的老鴉柿映入眼簾;桂花形、水滴形、葫蘆狀,一顆顆果實個大飽滿、長勢喜人。濮厚平笑著說,“這滿樹的果實寓意著‘柿柿’如意、好‘柿’來了、心想‘柿’成”。作為本地鄉土樹種,老鴉柿因其果實顏色鮮艷、品種豐富深受大眾喜愛,成為觀果盆景中的“佼佼者”。在2023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上,由馬鞍山市選送的老鴉柿本地品種“黑金剛”獲得了特色花卉類銀獎。
當年,為進一步擴大鄉土樹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市林場與相關企業簽訂協議,共建老鴉柿品種保護與繁育基地。市林場提供林地資源和技術支持,企業負責具體建設和經營,雙方優勢互補,共同將基地建設成為集品種保護繁育、良種培育、展示展銷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
“基地所處的向陽坡原是一處廢棄的采石場,周圍遍布林木,不遠處還有山間自然形成的蓄水塘,環境適宜。”濮厚平介紹,老鴉柿尤其喜愛溫暖、濕潤的環境,在海拔100米到200米種植最佳,“當初為了基地選址,大家頗費了一番功夫。”
選好了地址,還要搶抓時間。“在市林業局的支持下,項目在一個月內就辦理了‘直服’用地手續。”濮厚平說。項目遠期規劃至2030年,總占地規模50畝,規劃了培育區、水源區、苗圃區、展銷區等多個功能區,開展品種保護與繁育,市場行情好的情況下,預計屆時將實現年產值400萬元。
“我們積極探索‘場村合作+林木種苗’的合作經營新模式,主動挖掘并銜接社會生態需求,不斷增強生態產品供給能力與水平。”濮厚平介紹,目前,市林場和市委黨校合作共建的全市黨員干部林業生態文化研學基地已經建成,林場正在謀劃借助研學基地的平臺,展示推廣老鴉柿的新品種,不斷擴大本土產品的影響力。
小小“領頭羊”,撬動致富“大產業”。如今,基地培育的老鴉柿品種有200余種,市場前景廣闊。“我們將積極動員周邊農戶廣泛參與種植,以此促進周邊產業的融合協同發展,精準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佳山鄉黨委委員、副鄉長夏宗勤滿懷憧憬地說。
山間,風輕云淡,陽光正暖。
上一篇:黃土高原蘋果之鄉迎來銷售旺季
下一篇:花牛蘋果,到底“牛”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