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碳匯交易 > 草原碳匯 >

從六個方面助推草原碳匯發展

發布時間:2021-06-16 21:26:55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類活動增加,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已成為當前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全球性問題。2019年,全球平均二氧化碳濃度、甲烷濃度、三氧化二氮濃度,分別為工業革命前水平的148%、260%和123%。溫室氣體排放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當前人們非常關心的重要環境問題之一。自1880年以來,全球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0.85攝氏度,并且預計在本世紀將持續上升,2020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3個最暖的年份之一,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以前(1850-1900年)高約1.2攝氏度。中國年均氣溫在過去100年間已經上升了0.9-1.5攝氏度,預計到本世紀末將繼續上升1.3-5.0攝氏度,大于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幅度。


  在全球尺度上,碳源主要來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燒以及土地利用的變化,而碳匯主要是陸地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的吸收。草地作為世界最廣布的植被類型之一,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大影響,估算其碳儲量的大小和時空格局,系統分析草地生態系統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的生態價值和貢獻,對提高草原保護工作的認識、增強草原生態系統碳儲量、發揮草原固碳潛力具有重要意義。


  草地生態系統在全球碳循環和減緩氣候變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天然草原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41.7%,是覆蓋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綠色植被,我國陸地生態系統中森林、灌叢、草地和農田的碳儲量分別占我國陸地生態系統總碳儲量的38.9%、8.4%、32.1%和20.6%。


  我國草地大部分處于干旱、半干旱地區。從20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由于人口增長,草原開墾、超載過牧等不合理利用和草原旱災、鼠災、蟲災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再加上傳統的重農輕草、重畜輕草思想,對草原多年投入不足和對草原監管力度不夠等諸多原因,草原退化和荒漠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加之我國碳匯項目類型較為單一,超過70%的中國自愿減排核證項目是造林、再造林項目,僅有少量碳匯項目是森林經營、竹林等類型,草地、濕地、海洋等碳匯類型尚未進入市場交易。此外,牧民對如何通過草原碳匯保護草場的認識不足,也沒有認識到草原碳匯減排對于生態環境保護和個人收益的作用,并且缺乏有效的碳計量與監測方法學,因此草原碳匯項目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如何合理利用草地資源,發展草原特色經濟、綠色產業,尋求草地資源的環保機制和增加草原碳匯的固持能力,對維護我國草地生態環境,緩解由于工業和能源的發展引起的溫室氣體釋放量的增加,促進持續的經濟增長,提高少數民族的物質生活水平等都具有現實意義。


  全球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導致我國草原生態系統植被和土壤有機碳庫發生很大變化,以退化草地為主,土壤增碳潛力巨大。要減緩全球變化的影響,堅持走生態系統管理的途徑、遵守國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和行動,需要在對天然草地生態系統植被和土壤碳儲量及其碳匯功能科學評估的基礎上,通過草原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管理,增強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固碳,減少排放源。因此,針對我國草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研究和應用、固碳減排及我國草原碳匯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創新草原管理理念,強化管理能力。要建立“草原大碳庫”概念,像重視林業生態一樣重視草原生態,像重視林業發展一樣重視草原發展,像重視工業減排一樣重視植綠護綠。強化草原依法管理,維護草原碳庫的穩定,必須重視對草原的依法和科學管理,建立和完善草原監督管理隊伍,嚴厲打擊開墾草原、違法征占用草原等破壞草原植被的行為,保持草原資源的相對穩定。


  加強草原碳匯研究,培養專業人才。當前,草原碳匯功能、儲量等存在底數、機理不清,增量測度難等問題,因此,相關行業管理部門、科技管理部門應盡快啟動專項研究,聯合科研、高校、智庫機構,開展科技攻關,從挖掘與提高草原碳匯功能、草原碳匯的可持續經營管理、草地碳匯的經濟管理、草原碳匯的行政管理、草地畜牧業減排計量和監測方法學等方面,為我國草原碳匯政策制定提供科技支撐。


  理解草原碳循環過程與機理,加強草地資源可持續管理與利用。人類活動如草地開墾、過度放牧、火燒等對草地碳循環過程有明顯的影響。據預測,在各種陸地生態系統中,全球變化將首先對草原生態系統產生影響。因此,必須加強對草地生態系統不同發展階段(自然與退化生態系統)、不同利用方式(草地轉變為農田、退耕還草等)及兩者對氣候變化響應的草地生態系統碳循環過程與機理的理解,并以此為基礎和依據,加強草地生態系統管理,實現草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完善草畜平衡管理制度,建設低碳牧場。草原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自家畜、土壤及植物,通過研究不同家畜品種和數量、草地植物和土壤的溫室氣體排放規律,調整畜群結構、優化載畜率,調整草地生態系統的適應性管理措施,探索“低碳型草地畜牧業”,達到減少草地生態系統溫室氣體排放增加草原碳匯的目標。


  開展草原生物固碳技術示范與監測,建立草原增匯技術示范區。在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代表性區域,開展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退化草原生態修復、風沙源治理、退牧還草、天然草原保護等)及修復技術措施下草原固碳速率的自動化監測,準確估算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碳匯功能,篩選集成以增強草原中長期碳匯功能為主要目標的草原生態修復技術體系,建立草原增匯技術示范區。


  建立草原碳匯交易與市場化政策體系,搭建草原碳交易平臺。與草原保護政策工程結合,探索符合草原特征的碳匯交易機制,建立碳交易平臺,將碳匯納入草原生態補償依據,為實現草原生態補償提供前瞻性的方案。


123.jpg

作者:韓國棟 李紫晶 李平 金軻責任編輯:齊琪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