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家公園 > 自然景觀 >

故宮博物館的文化傳承作用與市場

發布時間:2020-02-26 18:39:38  來源:林草價值網鏈

2016年爆紅的“故宮IP”,直接帶動了整個博物館文創行業的井噴式發展。而很多故宮的不少文創產品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還有不少文創產品作為國禮送給多位外國首腦,成為博物館文創產業的引領者。這些“萌萌噠”的故宮文創,只要你登錄網絡平臺即可購買。


1.png


故宮官方圖片

2.png

故宮文創產品


很多年輕人每天最愛做的事情,莫過于工作之余打開手機,登錄購物平臺,在故宮的官方旗艦店上逛一圈,看看最近有沒有上新什么自己喜歡的文創新品。如果你想第一時間搶到這些寶貝,就要眼疾手快,最好是提前加入購物車,在它們上線的第一時間一秒下單,即使這樣你也未必能夠搶到,除了手速,你有時還需要一點“歐氣”。從他們的瘋狂購買行為背后,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博物館文創的巨大市場。


3.png

故宮文創雨傘


但即使博物院文創一派繁榮的大趨勢下,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相比于文史類的博物館還能打打“歷史文化”牌,承擔著科普責任的這些的自然科學博物館顯得有些捉襟見肘。簡單的“玩具恐龍”“表情包”“賣萌玩具”并不能滿足科普的需求,自身的屬性又很難與文化屬性直接掛鉤,站在十字街口的他們對文創只能望而卻步。


4.png

果殼推出的“科學知飾”,是工科生的浪漫。


很多博物館出品文創還存在“亦步亦趨”的問題,其他家出什么我就出什么。舉個例子,2018年12月故宮在淘寶上線過美妝系列,頤和園隨后在今年3月也和美妝品牌卡婷合作推出彩妝,這難免讓人生出一些遐想。


5.png

故宮彩妝口紅

6.png

頤和園彩妝彩妝口紅系列


博物館文創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還不是這兩個,而是文創本身的文化本質需要深入挖掘。無論是近600年的頑童形象的故宮,還是其他博物館,通過“讓文物活起來”的方式做文創的初衷終究還是為了傳承文創背后的文化,而非簡單的市場盈利。因此,博物館的這些文創不能僅僅借鑒于文物上的某些要素,更需要深入挖掘那些文物背后的那些故事,做文化傳播的媒介,從而讓購買文創的人感受到博物館的文化底蘊。從這點上來看,并不是每個博物館的文創都做得合格。


7.png

故宮文創兒童車


一個故宮的創新成功,的確可以帶動文創產業的發展趨勢。但如果想讓博物館文創產業取得更大的發展,也許還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


作者:文藏說瓷責任編輯:王新如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