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正式發布《廣州市園林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確立“十四五”時期廣州市園林事業的發展目標,提出力爭到2025年,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7.5平方米,接入綠道、碧道、慢行道等的公園數量占公園總數量的70%,基本建成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花園城市。
《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廣州市園林事業的發展目標為:到2025年,綠色生態格局優化完善,森林綜合效益顯著提升,綠地布局均衡可達,城鄉公園活力健康,花城景觀特色鮮明,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卓有成效,基本建成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花園城市。
“十四五”期間,廣州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網絡一體化發展,推動形成城市大森林、大生態格局;三大森林片區優化完善,北部生態涵養、中部城市森林、南部沿海防護片區的森林質量實現精準提升,建設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示范區;四條綠色景觀廊道建設成型,360公里廊道綠帶建設基本完成;生態翠環示范效益初顯,珠江景觀帶、白云山、海珠濕地、南沙濕地品質顯著提升。
“十四五”期間,廣州將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加強森林資源培育與保護,森林濕地質量與效益顯著提升,森林覆蓋率從41.6%提升至41.65%以上,喬木林單位面積蓄積量從71.9立方米/公頃增長到74立方米/公頃,公益林占林地面積比例維持在63%左右;園林綠化品質持續優化,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從45.52%提升至46.0%。
“十四五”期間,廣州花景建設走向精品化、體系化,建設精品花景公園20處,活力花漾社區30個,特色花景大道30條,繽紛花廊水岸15條,歷史花韻街區3片,美麗花城樞紐6個,魅力花景鄉村10個;花城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廣州花園建成開放,引入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花展1-2個。
“十四五”期間,廣州城鄉公園服務均衡共享,各類公園數量從1200個增加到1500個以上,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從80%提高到85%以上,公園連通比例從58%提升至70%以上;生態公共服務豐富多元,建立自然教育基地9個,定期開展自然教育活動。
“十四五”期間,廣州全面實施林長制,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科技創新驅動能力顯著增強,新優植物種質創新、智慧綠化等關鍵技術不斷突破;智慧林業和園林感知能力、網絡傳輸環境及信息處理 能力全面提升,林業園林數據共享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實現 “數字化”“智慧化”應用;改進綠地管理養護方式,促進城市綠地管理品質化、精細化;深化改革和機制創新,健全法規政策,治理效能切實提升。
《規劃》提出,廣州將以林長制為抓手,加強部門協同和規劃協調,強化責任落實,拓展多元投資渠道,積極引入社會資金參與林業園林建設事業,推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推動廣州市林業園林品牌國際化、特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