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四川省自然教育發展工作會在德陽市綿竹市召開。
過去兩年,四川全民自然教育發展形勢持續向好,頂層驅動機制穩健,榜樣體系基本形成,人才隊伍建設提質,活動普及效果突出,平臺機制日益完善,軟硬件基礎持續夯實。全省有國家和省級自然教育基地220余處,國家和省級研學基地170余處,自然教育從業機構2700余家,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與生態體驗年度規模突破400萬人次,全省線上線下自然教育各類活動參與超過1億人次。
會議要求,各市(州)林草部門、大熊貓國家公園各管理分局要因地制宜,統籌考慮自然教育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開發一批淺顯易懂、科學性強、體驗感強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公園建設和森林“四庫”等主題自然教育課程,建成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自然教育場域,構建形成“城市—郊區—鄉村—自然保護地”一體化的自然教育網絡。讓廣大市民人人都有機會在身邊就能享受到優質自然教育服務,讓自然教育成為普及傳播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森林“四庫”理念、內涵和成果的排頭兵,成為“天府森林錢庫”的“抓錢手”,成為集體林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下一篇:成都世園會吸引游客超千萬人次